作文讲评如何备课——以“顺境与逆境”作文为例
作文讲评如何备课——以“顺境与逆境”作文为例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顺境与逆境”,详细讲解作文讲评的备课过程。从审题、立意到构思,再到一篇完整的下水文示范,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教学和写作技巧。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
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如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而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见闻、经历或思考、感悟?请以“顺境与逆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审立构分析
第一步:审题
结构性分析:
-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逆境是不可回避的)
- 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积极面对)如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而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消极面对)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身份和写作角度),对此你有何见闻、经历或思考、感悟?请以“顺境与逆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提取核心概念:“顺境与逆境”——二元矛盾型作文
第二步:立意
积极面对逆境,逆境也可转化为顺境。(对核心概念进行“判断”)
第三步:构思(结合结构性分析结果,梳理个人思路与素材,选择合适结构,写出作文大纲)
- 引:复述材料,引出观点
- 议:
- 正: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
- 反:生活中的例子
- 析:
- 顺逆是相对的
- 顺逆是可以转化的
- 积极面对,逆境也会变为顺境
- 联:联系自身,谈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面对逆境
- 结:总结全文
下水文
“疯了的正常人”:在逆境中寻找顺境
毕光荫
有时候常常在想,如果人生只有逆境,我会怎样?我想,我会变成疯子,有谁能经受“一直失败”的打击?发疯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人生只有顺境呢?我想,那我现在纯粹已经是一个疯子了。正常人怎么会设想一个没有逆境的人生呢?(引)
我从未见过不曾逆流的船,不曾回头的马,我也从未见过不曾经历逆境的人生。人生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因为逆境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只好勇敢面对。人生在世,顺逆流转无常,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逆境中寻找顺境。说这话好像疯了,但我确是正常人。那么,逆境中如何寻找顺境呢?就好像,丑恶中如何寻找美好呢?要想在丑恶中寻得美好,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丑恶中本身有美好,或者说蕴含着形成美好的要素;二是丑恶可以变为美好。逆境中寻找顺境也是如此。(议)
丑中含美,逆中有顺。
按照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美中包含着丑,逆中也包含着顺。美脱离了丑就无以称之为美,顺脱离了逆也就无以称之为顺,二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中国人讨厌痦子,欧美人却喜欢雀斑,可见,美丑是相对的;乌龟曳尾涂中而喜,牺牲披绣庙中而悲,可见,顺逆亦是相对的。尧舜贵为天子,而身为天下所累;田子方虽为黔首,却乐得贫贱。其实,没有绝对的顺境逆境,对待顺逆的心态十分重要。积极的面对逆境,就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析1)
丑可为美,逆可为顺。
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矛盾不仅是对立统一的,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合适,顺逆就可调转。唐朝以胖为美,如今以瘦为妍,美丑之变,其迹可循;晚清丧权辱国,如今雄于地球,顺逆之变,其情可观。老子云“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逆境不会一直持续。消极的面对逆境,受挫后一蹶不振,我们就会丧失扭转顺逆的机会。(析2)
顺逆无常,我心有定。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顺逆是相对而言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客观的困境我们无法避免,但是主观的态度我们却可以调整。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如果从结果上看,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从过程上看,西西弗斯的罪行得到救赎,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洗涤,这未尝不是一种收获。我们不提倡唯心主义,但是,面对逆境,采取积极的态度,结果可能就不一样。(析3)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民族希望,社会价值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逆境,只要我们保持平常心,积极面对,逆境终将退却,顺境终将到来。(联)
人生只有顺境,那当然是疯子的想法;但是,化逆为顺却是正常人的思维。愿我们皆能化逆为顺,一往无前。我知道这愿望很天真,但我仍希望它能实现。或许,我就是一个“疯了的正常人”吧!(结)
作者简介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在河北、河南、重庆、广东各地举办线下讲座数十场,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四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