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境内的天府之国,人少景美气候好,被称为西北小江南适合养老
陕西境内的天府之国,人少景美气候好,被称为西北小江南适合养老
汉中,这座位于陕西南部的城市,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是中国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理想的旅游和养老目的地。
汉中是中国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位置优越,北边矗立着千岩万壑的秦岭,南边是绵亘千里的大巴山,中间是群山环抱的一块狭长盆地,就是汉中平原,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被称作“小江南”。
汉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时这里设汉中郡,元代设陕西和四川行中书省,后来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防止蜀地割据情况的发生,汉中被划归陕西。这里是秦陇、巴蜀、中原等多元文化的融合碰撞之地,两汉和三国文化发祥于此。
汉中是古代西部的交通枢纽。这里对外有七条路,向南的三条穿巴山通巴蜀,金牛道抵成都,米仓道到川东,荔枝道可达重庆;西有祁山道翻秦岭通秦陇;北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道去关中,向东有通往荆襄的汉水航道,还有自北向南的嘉陵水道。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进可得天下、退可据四川”的兵家必争之地,各路英雄在这里演绎了无数金戈铁马的历史大剧,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散入秦夺关中;曹操翻越大散关,平定张鲁,夺取汉中;诸葛亮陈仓道出兵北伐曹魏;后来的安史之乱唐明皇仓皇西逃,也是走陈仓过汉中。
南方太潮,北方太燥,不南不北的汉中刚刚好。汉中镶嵌在秦巴之间,汉水之源,身属西北却有浓浓的巴蜀味,连气候都是南方特点,水系为长江水系,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一个北方省中的南方城,一个最不像陕西的城市。
汉中是陕西的“天府之国”。这里有秦岭和巴山作为屏障,既阻挡了寒流入侵,也让潮湿气流不易北上,成就了这里宜人的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天气温少有零下,这里的空气清新通透,是陕西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汉中被称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居的地区。
汉中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汉中有秦岭、巴山的庇护,有汉江、嘉陵江的润泽,风调雨顺,灌溉便利,这里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及柑橘、枇杷、棕榈等农作物,而且品质极佳,这里还是油菜花的故乡,种植面积超110万亩,这个月就是汉中油菜花灿然绽放的时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黄色的海洋。
汉中还是动物的乐园。这里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宝级珍稀动物,是朱鹮最后的栖息地。
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中人的性情与传统陕西人的倔、犟、硬的性格特征不同,一如这里的气候,温和平静,不喜争斗,热情好客,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这座城市或许不适合年轻人去奋斗,然而慢下来才让人知道,这里最适合生活。
汉中是经济弱,生态强。汉中曾是工业重镇,如今的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的生态保护区,绿色食药和航空、汽车等无污染的高端制造业才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产业,2023年汉中全市GDP1937亿元,虽在陕西全省10市中仅排第7 ,但现在的汉中却是一个绿色没污染的汉中。
汉中风景优美、时尚现代。汉江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水的灵气和活力,也形成了一江两岸“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这里到处高楼大厦林立,万邦时代广场、汉中国际贸易中心等地标式建筑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高度。
汉中的配套很好,房子很便宜。汉中有三甲医院3家,西成高铁开通后,汉中高铁、机场、高速一个都不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而这里的房价只有6200元一平,是不是性价比很高呢?
汉中是个美食城。俗语云:“秦岭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汉中饮食“尚滋味”、“好辛香”,一年四季喜欢吃腊肉,饮食偏好辣,又喜食酸,一年四季酸味不断,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的谚语。这里主食以大米为主,不太喜欢吃面食。抗战期间,许多高校、中学相继迁汉中,各路菜系在这里扎根,博采外来烹饪精华,贯通南北,形成了自己的饮食特色。
汉中有很多特色小吃,面皮,核桃馍,枣糕馍,罐罐茶,麻辣鸡,石门麻辣豆瓣鱼等都是这里的地道美食。
面皮,是每个汉中人都离不开的美食。
菜豆腐是汉中的四大小吃之一,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酸香四溢,浓香悠长。
麻辣鸡,用鲜活公鸡加工制成,色泽金黄,余味浓长。
核桃馍,油面发酵后,抹上核桃仁、芝麻,放入烤炉里烘烤,味道香甜,口感酥脆。
汉中名胜古迹众多,是怀古探幽的好去处。
古汉台,刘邦被封为汉王的王府所在地。
拜将坛,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就在这个地方。
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63年,是国内最早修建的武侯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现在还有1700年历史的古柏20多棵。
汉张留侯祠,俗称张良庙,为纪念一代谋臣张良而建。
石门栈道,当年褒斜栈道的所在地,就是历史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里的那条栈道。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
汉中,陕西大山中的一个世外桃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口少,环境好,消费不高,生活节奏慢,是不是很宜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