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必读:宝宝睡眠的七大误区及正确应对方法
新手爸妈必读:宝宝睡眠的七大误区及正确应对方法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孩子的睡眠问题常常令人头疼。从宝宝不睡说明不困,到玩累了就困了,再到宝宝醒了就抱起来……这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可能正是导致宝宝睡不好的原因。本文将为您揭示哄睡路上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
误区一:孩子不睡说明不困
估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费劲巴哈地哄娃睡觉时,家里的老人一个劲儿地在旁边喊:“娃眼睛还睁着哩,他就是不困啊……”这话,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但却是个哄睡大坑。要知道,孩子的睡眠和我们成年人不同,他不会像我们一样,困了躺床上,自己就能睡着。
实际上,3岁内的宝宝多数不具备自主入睡和接觉的能力,需要借助爸爸妈妈安抚才能入睡,这是婴儿睡眠最基本的需求✅。所以会出现,宝宝已经很困了,但却因为很兴奋而不想睡。如果爸爸妈妈误以为宝宝是真的不困,而错过最佳的哄睡时间,那宝宝很有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劳而更难入睡。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学会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然后及时地哄睡。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看起来有点睡眼迷离,哈欠连天,目光呆滞,动作也慢了,哼哼唧唧往大人身上蹭,十有八九是困了,这时候哄睡效率是最高的!
误区二:玩累了就困了
和上一个误区一样,认为宝宝“玩累了就困了”也是成年人一厢情愿的的“推己度人”。很多时候孩子会越玩越兴奋,越兴奋越不想睡觉,即便睡着了也很容易睡不踏实,惊醒。当宝宝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时,哄睡是非常难的,相信这一点,自己带娃的爸爸妈妈们是深有感触的。
其实,即便是成年人,当被过度刺激时也会出现入睡困难,明明身体已经很累了,但就是辗转难眠。这时候我们内心是烦躁的、焦虑的、不安的……宝宝在“困过头”时,也会越困越哭闹,越哭闹越睡不着,最后精疲力尽……这种“困过头才睡”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抓住宝宝释放的睡眠信号!
误区三:宝宝醒了就抱起来
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特别稀罕孩子。孩子在睡觉时出现哼哼唧唧、迷迷糊糊睁眼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抱起宝宝,和宝宝一起玩。
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孩子的睡眠都是深浅睡眠交替进行的,当宝宝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时,有时候会出现迷迷糊糊醒了的状态,并不是真的醒了。这时候如果没有外界的打扰,宝宝很有可能还会继续睡,但如果爸爸妈妈着急给宝宝抱起来了,很有可能就会干扰到宝宝正常的睡眠周期,经常这样,还会阻碍宝宝自主接觉能力的发展。
所以,下次感觉宝宝已经睡醒了,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先耐心等一会儿,观察一下宝宝是会继续睡,还是真醒了。确定宝宝是完全清醒了后,再去跟宝宝互动。宝宝只有睡够了,才有好心情跟爸爸妈妈们互动哦!
误区四:宝宝睡觉时一动就哄
还有些新手爸妈在宝宝睡着时,会各种担心,忍不住会频繁查看宝宝的情况:一会儿给宝宝掖掖被角,一会儿看看宝宝尿没尿,一会儿看一下宝宝睡得怎么样……
其实,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爸爸妈妈的查看,不管多么蹑手蹑脚,都会给睡眠中的宝宝带来些许外界刺激,这反而会更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好不容易把宝宝熬睡着了,给宝宝床上不该有的东西都清理掉,爸爸妈妈们就可以趁机享受一下自己的时间,宝宝有事会叫你的!
误区五:宝宝睡觉一定要安静
很多新手爸妈都会本能地觉得宝宝睡觉,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宝宝一睡着,全家进入静默状态,其实大可不必。宝宝睡觉并不需要特别安静的环境,正常的居住环境是完全没问题的。一些温和的催眠曲或白噪音,反而可能会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
误区六:不能奶睡
在很多人看来,“奶睡”是不行的,会影响孩子的牙齿,会造成宝宝过度依赖乳房,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关于奶睡,我们之前也专门写过文章,感兴趣的妈妈戳��宝宝最喜欢的哄睡方式就是奶睡,躺在妈妈怀里吃奶,边吃边睡,这是宝宝的本能需求。对妈妈们来说,奶睡也是相对轻松的哄睡方式。奶睡能够给宝宝安全感,当宝宝睡着时,饿了能及时吃到奶,感受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宝宝的需求长期得到及时满足,有助于宝宝早期安全感的建立,也能让母婴关系更加亲密!
所以,从现在开始,放心去奶睡吧,随时随地都可以!奶睡真没有啥坏处,既不会让孩子恋奶,也不会让孩子频繁夜醒,它只会让你和宝宝更舒服、更自在!
误区七:摇着睡用力过猛
很多老人都喜欢通过摇晃宝宝来哄睡,甚至还有老人会习惯性地大力摇晃宝宝,这是非常危险的!小宝宝各方面发育都还不完善,如果老人们摇晃的力度过大、过猛,很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综合征”。所以,为了宝宝的人身安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推荐爸爸妈妈们大力摇晃宝宝!
总之呢,哄宝宝睡觉这事儿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我们避开了这些误区、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耐心细心地观察和照顾宝宝、相信每个小宝贝都能拥有一个香甜的美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