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值一个月增长超9.4万亿 AI热潮推动资本涌入
中国股票市值一个月增长超9.4万亿 AI热潮推动资本涌入
2025年初,随着DeepSeek在AI领域的突破性进展,A股相关概念股迎来资本热潮。自2月份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7%,创下三年新高。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已连续47周净流入,其中2月6日至12日期间净流入32亿美元。中国资产的估值逻辑正在被重新定义。
据彭博社统计,过去一个月,全球对冲基金以数月来最快速度涌入中国股市,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总市值增长超过1.3万亿美元(约9.43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印度市场同期蒸发了72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大资金外流纪录。MSCI中国指数连续三个月跑赢印度指数,为两年最长连涨周期。机构调仓动作显著,大多数基金减少对印度股票的敞口,增持中国股票。
Eastspring Investments亚洲股票投资组合专家Ken Wong表示,DeepSeek展示了中国公司正在形成整个AI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公司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在增持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同时减持印度小盘股。彭博社报道指出,这一转变标志着过去几年外资将资金从中国引向印度的战略发生了变化。
估值差异也增加了中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MSCI中国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仅为11倍,而MSCI印度指数高达21倍。最近几个月,大多数基金都在减少对印度股票的投资,转而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投资。此外,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利用AI的潜力也在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这些公司。尽管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在经历大涨之后重返牛市,但其预期市盈率仍不到17倍,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7倍。
市场对恒生科技指数的期权押注也在上升,上周五成交量触及2024年10月初以来的新高,当日约有6500份看涨合约成交,几乎是看跌合约的两倍。2025年6月到期的6000点的恒生科技指数期权交投最为活跃,行权价格比收盘价高出16%。
数据还显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科技股,在经历了长期的估值低迷后,开始显现重估迹象。过去一周,阿里巴巴港股大涨近24%,较今年1月中旬的低点已累计反弹超过50%。汇丰前海研究部总经理兼中国区股票策略研究主管孙瑜团队称,DeepSeek的推出引发了农历新年以来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强劲流入。南向通道大量资金流入人工智能应用相关行业,如互联网、消费电子、仿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
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在2024年第四季度都增加了对AI价值链的敞口,尤其是上游硬件。国内共同基金对上游硬件配置最多,北向资金则偏好下游应用。孙瑜团队认为,由于大AI产业链占到了整个A股市场成交额的50%以上,但其市值仅占A股的15%,短期可能会面临回调。不过,从长期角度来看,他们认为科技公司仍有足够的上升空间。
德银报告指出,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高盛维持对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该指数今年将上涨14%。标普全球评级表示,DeepSeek推出的大语言模型正在颠覆市场对AI的成本预期,促使中国互联网公司快速整合强大且价格低廉的AI模型。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