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预防和缓解腰背疼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预防和缓解腰背疼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landseedsports-medicine.com/%E5%A6%82%E4%BD%95%E9%A0%90%E9%98%B2%E5%92%8C%E7%B7%A9%E8%A7%A3%E8%85%B0%E8%83%8C%E7%97%A0%E7%97%9B/

腰背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无论是由于久坐不动、姿势不良,还是闪到腰、运动伤害,腰背疼痛都可能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腰背疼痛的成因、常见症状、预防方法以及何时应该寻求医疗帮助,帮助您有效预防和缓解这一问题。

常见症状

腰背疼痛的症状可能包括:

  • 局部疼痛:腰部和背部区域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
  • 僵硬:活动时,腰背僵硬或活动度受限。
  • 麻木和刺痛:疼痛可能放射到腿部,并伴有麻木和刺痛感。
  • 肌肉无力:腰部和腿部的肌肉感觉无力。

腰背疼痛的成因

腰背疼痛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

  • 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会增加腰背部位的压力,导致肌肉紧绷和疼痛。
  • 过度使用:重复性动作或长时间的工作(如搬运重物、弯腰工作)会使腰背部位的肌肉疲劳。
  •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让腰背部肌肉无力、柔韧性下降,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容易使脊椎过度负荷而产生疼痛。尤其是核心肌群(如腹肌、背肌等)若无力,更加难以维持脊椎的稳定性。
  • 受伤:如运动伤害、车祸引起的腰椎扭伤、拉伤或脊柱受伤等,会造成急性或慢性的腰背疼痛。
  • 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退化性关节炎等,都可能引起腰背部位的疼痛。

常见腰背问题及对应的训练与伸展

针对常见的腰背问题,推荐适合的运动训练和伸展,帮助您增强对应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骨盆前移、骨盆后移

  • 成因:长时间穿高跟鞋、肚子过大、核心与臀肌无力、驼背等不良姿态。
  • 症状:下背腰痛、髋部肌肉紧绷、神经压迫、姿态失衡、步态异常、关节过度负荷、周边肌肉劳损,长期恐引发腰椎病变。
  • 不良或太弱的肌群:腹肌、臀大肌。
  • 过紧的肌群:下背肌群、臀部肌群。

建议的运动:

  • 死虫式(3组8下)
  • 动作说明:躺姿,让双手伸直在胸前、双脚抬离床面膝盖弯曲90度,动作开始时让右手左脚向外打开后再回原位,接着再换左手右脚向外打开,过程中需要让腰贴紧床面不拱腰。
  • 图片说明:

建议的伸展:

  • 下背伸展(3组/1分钟)

  • 动作说明:跪姿,让额头贴在地面、双手向前伸直、屁股往脚跟的方向靠近,直到下背肌群有被伸展的感受即可。

  • 图片说明:

  • 臀肌伸展(3组/1分钟)

  • 动作说明:躺姿,将要伸展的那条脚抬起来弯曲90度后,跨越到身体的对侧,直到感觉肌肉有被伸展后停留一分钟。

  • 图片说明:

骨盆高低边、骨盆旋转

  • 成因:习惯翘脚、站三七步、坐歪一边等习惯性不良姿态;脊椎侧弯影响。使单侧臀部、腿部或腰背部肌肉过度紧张或无力,骨盆受力不均或核心肌群力量失衡。
  • 症状:步态及姿态异常、腰椎或髋关节周边肌肉紧绷疼痛、关节压迫,长期恐引发脊椎和关节疾病。
  • 不良或太弱的肌群:腹肌、臀大肌。
  • 过紧的肌群:单侧侧边腹肌。

建议的运动:

  • 桥式(3组/8下)

  • 动作说明:躺姿并且双脚膝盖弯曲90度,双脚脚掌膝盖与肩同宽,脚跟下踩后将屁股抬至空中使身体成一直线,注意腹部不要过度向上推。

  • 图片说明:

  • 死虫式(3组8下)

  • 动作说明:躺姿,让双手伸直在胸前、双脚抬离床面膝盖弯曲90度,动作开始时让右手左脚向外打开后再回原位,接着再换左手右脚向外打开,过程中需要让腰贴紧床面不拱腰。

建议的伸展:

  • 腹斜肌伸展(3组/1分钟)
  • 动作说明:高跪姿,让要伸展的那侧膝盖着地,接着先让身体向后仰、再向对侧侧弯、再向对侧旋转,直到侧腹的肌肉有伸展的感受即可。
  • 图片说明: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腰背疼痛持续且没有缓解,或伴随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 剧烈疼痛:疼痛剧烈且无法缓解。
  • 腿部无力或麻木:腿部感到无力或有麻木刺痛感。
  • 伴隨發熱:出现发热、头痛或其他全身症状。
  • 疼痛影响日常活动:疼痛严重影晌工作、睡眠或日常生活。

运医老师小叮嚀

预防腰背疼痛的方法,包括正确的姿态、定期休息和伸展运动、调整工作环境以及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若腰背疼痛持续无缓解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资料来源:台北联新运医中心林振纲运医老师

照片:台北联新运医中心林佳儒运医老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