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南征》赏析:桃花流水中的悲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南征》赏析:桃花流水中的悲歌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7966573_121911505/?pvid=000115_3w_a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和深邃博大的情感,被誉为“诗圣”。《南征》一诗,作为杜甫生命晚期的绝唱,不仅是一幅春日行旅图,更是诗人一生坎坷、壮志未酬的深情告白。本文将带您深入解读这首诗,感受杜甫在人生末路时,对自然的热爱、对君国的忠诚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尽感慨。

诗作原文
《南征》
唐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详细赏析
开篇两句“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便以明快的色彩勾勒出一幅春天江行的画面。桃花盛开,江水潺潺,云帆高挂,枫林掩映。这样的景象本该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然而对于杜甫来说,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笔下的春天,虽美却带着几分凄凉,因为他深知,这美景之下隐藏着的是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不幸。

接下来的两句“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他不得不四处漂泊,躲避战乱,这种长期的流离失所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偷生”二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虽然年老多病,却仍然坚持南征,这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然而,他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北方的朝廷,希望能够得到君王的赏识和重用。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杜甫一生的写照。

最后两句“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苦难和挣扎,但却始终未能遇到真正理解他的人。这种孤独和寂寞,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动荡相结合,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的悲歌,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的写照。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