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嬉笑怒骂的拿捏与魅力 中国脱口秀综艺强势回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嬉笑怒骂的拿捏与魅力 中国脱口秀综艺强势回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aobao.com.sg/entertainment/story20241218-5594137

郭麒麟指出,幽默本身就是需要冒犯,反复在底线上来回选题,“搞笑这件事如果离底线太远,无异于隔靴搔痒。超过底线的肯定也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我们需要有很强的边界感和敏感性。”

脱口秀的魅力在于演员们通过嬉笑怒骂,自我调侃,以精准和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中释放情绪和压力。早期的脱口秀一般借鉴国外成熟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起飞,中国脱口秀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2012年以综艺的形式走进观众视野。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横空出世,反响不俗,后来的《奇葩说》《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冒犯家族》《怎么办!脱口秀专场》等来势凶猛,助推中国脱口秀文化的兴起。

《喜单》由“喜剧之王”周星驰担任发起人,郭麒麟、吴镇宇、杨天真等担任气氛组组长,脱口秀老将庞博、王建国、杨笠和周奇墨组队对决,选手如小鹿、黑灯等是曾参加《脱口秀大会》的资深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则找来《脱口秀大会》的“老朋友”大张伟、陈鲁豫、张雨绮等担任笑友团,选手包括观众不陌生的脱口秀演员何广智、徐志胜等。

口才不输父亲郭德纲,中国大陆相声、影视演员郭麒麟在《喜单》出口成哏,贡献不少金句和笑点。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以文字作答,谈到脱口秀与相声的分别时说,脱口秀是一种表达形式,相声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积攒了很多前人的表达,“这就像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但也不完全是。我们还在不断进步,‘表达’这个东西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只不过需要把一些过去的表达换成现在的表达,然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用不同年代的规律,去创作一些新作品。”他认为,脱口秀等喜剧类综艺的崛起,源自于观众对于笑的需求。

黑灯一年多前来狮城举办脱口秀专场《你谁啊》,当时没有中国成长背景的新加坡观众能听懂90%笑点。(取自艺人微博)

时隔一年多,脱口秀综艺终于回归,而且是双倍奉上——爱奇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简称《喜单》)、腾讯视频《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相隔不到一周于今年8月接连上线。

就像小鹿在成为全职脱口秀演员之前是一名律师,王彤指出,其实许多脱口秀演员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有正职主业,同样会有各种焦虑,所以创作的段子能令观众共情。“尤其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年度冠军是00后的二人脱口秀组合漫才兄弟,确实能感觉到这个行业越来越兴旺发达。”

幽默的调侃让观众共情

郭麒麟认为幽默本身就是需要冒犯,脱口秀演员必须反复在底线上来回选题。(爱奇艺国际站提供)

边走钢丝边摸索冒犯界线

小鹿也指出,脱口秀演员有更多的舞台展示自己,话语权也会更强,脱口秀综艺的增多对于演员的曝光和宣传来说是好事。

虽然中国脱口秀综艺历史不长,但捧红不少人,包括李诞、李雪琴、徐志胜及何广智等都通过节目收获知名度与人气,除了带动线下的演出,他们在演艺圈的发展已经不限于脱口秀。

在她看过为数不多的几次线下脱口秀演出,无论场地大小基本都是座无虚席,观众以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或新移民居多,但也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观众。她还指出,到本地办专场的中国脱口秀演员,有时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会邀请新加坡脱口秀演员加盟,“他们(新加坡脱口秀演员)的段子肯定跟本地人更贴近,这个本土化挺好的。”

线上线下看脱口秀观感有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