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之眼 光明文化中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之眼 光明文化中心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4M2IK90515AJG5.html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光明新城中心区,是深圳北部片区规模最大的艺术建筑。项目由美术馆、演艺中心、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文化综合5个功能区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外观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于2021年11月建成,作为光明区的地标建筑,承担了提升光明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整个建筑采用岭南民居叠院设计风格,纯白方块堆叠拼接,起伏的一端好似一股波浪。


建筑外观细节

图书馆

位于艺术中心之内的光明图书馆新馆,共7层,纸质藏书约100万册。馆内采用大面积的纯白原木色调,成片的落地玻璃拼接,采光通透自由。位于图书馆三层,有一座玻璃圆塔,名为“书山”。楼梯盘旋而上,连接至四楼的阅读区,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通过玻璃书架隔断出的隐秘空间,是另一番阅读趣味。


图书馆内部

这里分区细致明确,老人小孩都有相对应的区域,就连3岁以下的婴幼儿和妈妈都有专门的阅读区域。上千个座位,基本不用担心没座位。还有自习室、24小时阅读室,连自动办证机都安排上了,甚至可以租借放大镜,这波人文关怀,分外暖心。


图书馆特色阅读区

美术馆

以“书绘墨韵”为设计理念的美术馆,善用山水墨色系,低饱和的灰幕墙连接纯白旋梯,五层空间里藏有三个艺术展厅。进门的旋转线条楼梯,扭曲蜿蜒,在线条灯的装饰下,还有点时光隧道的味道。


美术馆内部

演艺中心

位于“光明之眼”旁侧的演艺中心,内设大剧院和音乐厅。傍晚,斜线延展开来的玻璃幕墙内,亮起了金色,与灰白建筑体形成鲜明视觉对比。

20米(五层挑空)的大堂,以“乐动雅音”为设计理念,选用干净的纯白原木色调,营造随处可见五线谱般流动的线条。大堂顶部则通过三角设计,与流水长廊宛如组合成一座三角钢琴,现代风和古典风的融合碰撞,竟然很和谐。

剧场能容纳上千人,气派辉煌。舞台采用国际上常用的镜框式设计,宽阔大气。而位于二层的音乐厅可容纳452位观众,搭配清新的木质与蓝色调,墙面环绕着弧形流线,观感更舒适。


演艺中心内部

绿色建筑

建筑整体为鳞次栉比的单元玻璃幕墙和铝板覆盖,形成井然有序的立面肌理;在整体形态和重要空间节点上又以柔和的曲线点缀,打造出庄重典雅而又富有活力的一幅建筑文化长卷。单元式幕墙设计,精致建造,同时提升整体建筑的气候适应性。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是深圳首个获得绿建三星+海绵城市双重认证的公共项目。它的设计吸收岭南民居的叠院设计风格,采用“回”字形布局,在空间上围合成一个“山水庭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相生。

从光明的田园风光为切入点,以抽象的田园作为景观设计的主题,将海绵的设施、网络融入到景观的模数中,并以海绵植物模仿自然界中的田园植物;铺装上采用混拼的创新工艺,既满足海绵需要,同时也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除此之外,在坡地的外侧低洼处设计了带状的雨水花园,方便同时收纳人行道以及坡地的雨水,并设置了石笼挡水坎来应对雨水冲刷速度过快的问题。

项目设计团队通过对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生态融合性设计实践,让“海绵”的技术遇上“景观”的艺术,实现“赋能理想生活,重构永续生态”的设计理念,为城市提供了高颜值、高品质的绿色公共空间。

开放时间

  • 光明图书馆:周二至周日 9:00-21:00(周一闭馆)
  • 光明美术馆:周一至周日 10:00—18:0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