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七个都城?没错,努尔哈赤就建了五座!
清朝有七个都城?没错,努尔哈赤就建了五座!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都城变迁颇具历史意义。通常人们认为清朝只有北京一个都城,但实际上,如果算上努尔哈赤时期建立的临时都城,总数可达七座之多。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七座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图注:沈阳故宫
如果仅计算正式建都的地方,清朝共有四个都城: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以及最终实现大一统后定都的北京。然而,如果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期为了军事目的不断迁都的地点也算在内,总数则达到七座。
努尔哈赤时期的五座都城
第一座:费阿拉城
也称佛阿拉城,是传说中的建州老营。“费阿拉”在满语中意为“陈旧的山岗”。1587年(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击败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在此建城。次年,他成功统一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出生地赫图阿拉
第二座:赫图阿拉古城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赫图阿拉”在满语中意为“横岗”,即平顶的山岗。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选择在自己的出生地建立新城。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58岁的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建立后金,是为天命元年。
赫图阿拉
第三座:界凡城
也称界藩城,满语意为“河流交界”。萨尔浒大捷后,努尔哈赤将都城迁往此处。这次迁都主要是出于军事考虑,他认为界凡出兵迅速,节省时间,有利于与明军作战。然而,这一决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努尔哈赤在这里仅停留了一年多时间。
萨尔浒古城
第四座:萨尔浒城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努尔哈赤再次将都城从界凡迁往萨尔浒城。实际上,萨尔浒城距离界凡城仅十里之遥。他在萨尔浒城驻留半年时间,期间接连攻下沈阳和辽阳。
辽阳城
第五座:辽阳城
1621年(天命六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到了1626年(天命十年)三月,他又决定迁都沈阳。然而,在1626年(天命十一年),他在返回沈阳途中病逝于叆鸡堡。
界藩城
在这五座城中,费阿拉城、界凡城和萨尔浒城的地位相对较低,甚至有专家不承认它们是正式的都城,认为它们只是行营或行宫。然而,赫图阿拉城、辽阳城和盛京城并称为清朝的关外三都,在清代具有重要地位,历代帝王都会定期前来视察祭祖。
乾隆东巡
乾隆皇帝一生中曾四次前往赫图阿拉视察、祭拜。第二次祭拜时,他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乘马过兴京再咏 》
赫图阿喇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
秋风策马一凭阅,兆基缔构钦龙兴。
茅茨木突风犹古,故宫欲觅迷处所。
涕零始业何其艰,九重万户遑安处。
注: 国语赫图阿喇者,即汉语横甸也。我祖宗旧发祥地,顺治年间尊为兴京。横甸其南,惟余土城迹,榛莽丛生矣。
赫图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