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jbys.com/edu/folk/53998.html

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们不仅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更在相互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商周时期的祭祀乐舞到如今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这些艺术形式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演进?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中国民族舞蹈和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歌舞出现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到了商周时期,音乐舞蹈被用于祭祀活动,按照《周礼》的标准出现了一些官方乐舞。从此以后,官方乐舞和民间乐舞不断发展,各民族根据不同生活经历、宗教信仰,形成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和音乐。如汉族的陕西秧歌舞、凤阳花鼓灯,壮族的扁担舞、朝鲜族的长鼓舞,苗族、瑶族的铜鼓舞、芦笙舞哈萨克族天鹅舞、锡伯族的贝伦舞等等,形式不一而足。

民族歌舞的特征

原始的民族歌舞形态与各民族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联系。许多民族歌舞的产生来自于劳动生活中的种种形式,经过匠人们的提炼、加工,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

广泛性和自娱性

民族歌舞产生于人们劳动间隙,自发进行消除疲劳,娱悦身心的活动。因而具有广场艺术的特色。不少民族的舞蹈和的音乐演绎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几乎家家参与,人人表演。因而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保证了民族歌舞强大的民族生命力。许多地方的舞蹈和音乐会在重大的节日进行表演,使得表演的形式和风格得以保存下来,通过人们参与和演出,寄托人们对美好的祝愿。朝鲜的农乐舞是朝鲜族人们在田间耕作间隙,利用随着带的“扁鼓”和“唢呐”进行即兴表演的活动。农乐舞的表演以打击乐器锣鼓为主导,领衔者敲打铜锣,指挥舞蹈的节奏的变化。在农乐舞的表演中,演员载歌载舞,很难区分那个是舞者,那个是演奏者。农乐舞的乐器多种多样,有铜锣、铮、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嗽、螺角等十多种乐器。山东秧歌是以打击乐锣鼓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山东地区农村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进行的特有活动。舞蹈亲切朴实,音乐优美委婉,体现了山东人民特有的豪迈、粗犷、淳朴、刚毅。秧歌所用的伴奏乐器以唢呐、锣、鼓为主,舞蹈朴实有力衬托出山东人乐观、憨厚的性格。

特有的民族风格

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信仰的不同,各个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都自成体系,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云南花灯舞极具江南特色,它的舞蹈优美、轻盈、洒脱;音乐短小、节奏鲜明、活泼;节拍多为四二拍和四四拍。使用的乐器也极具民族特色,主要有胡琴、月琴、笛子、琵琶等。孔雀舞是傣族民族舞蹈的代表,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少有走出国门进行的表演的特色民族舞蹈。是源于傣族民间的一种舞蹈。传统的孔雀舞,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舞蹈有严格的程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手势与各种曼妙的舞姿,以及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出孔雀各种各样的神态和情景。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蒙古民歌和蒙古舞蹈表现了蒙古族特有的豪迈、质朴。蒙古歌曲曲调舒缓悠长的、声音高亢嘹亮,舞蹈柔美内敛、典雅庄重。悠扬柔和的音乐使蒙古舞蹈更加挺拔、舒展,流畅典雅的舞姿显现出韵律和节奏的鲜明变化。

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关系

音乐决定着舞蹈的风格和结构

民族舞蹈和音乐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共同的内容。因而,舞蹈和音乐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统一,达到音律上的和谐。民族舞蹈和音乐的风格体现了地方音乐的节奏、旋律。对民族音乐来说更多时是由舞蹈来配合音乐,而不是反之,因为这是民族音乐的作用和性质所决定的。在具体的表现时,音乐的风格特征决定了舞蹈的样式、动作、速度,节奏等。山东秧歌就有很明显的汉族民歌的特点,曲调热闹活泼、欢快风趣特点,音乐节奏性强,感情热烈、丰沛,这些因素决定了舞蹈动作幅度大,动作形式夸张,具有很强的爆炸力。体现了浓浓的山东胶东风情。相对于山东民歌,蒙古音乐的曲调绵软悠长,充满了哀怨、沉思之意,配上蒙古舞蹈稳健、典雅,形式优美,使蒙古歌舞含有一种深邃的感情。

民族的音乐与舞蹈始终是共存共生的。和谐的音乐与舞蹈不论是对音乐的情感抒发亦或是对舞蹈形体造型的设计都是极其重要的,既能够烘托气氛又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民族音乐的风格通过形体动作的“语言”抒发了不同民族内心的感受,这种有韵律的舞蹈运动,又可以伴随着音乐的的节奏、旋律达到思想意识上的统一。对于音乐及舞蹈两者的重要性,苏联著名的芭蕾舞剧编导扎哈罗夫说过,“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中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民族音乐和舞蹈互相融合

民族音乐和舞蹈虽然属于两个对立存在的艺术形式,但是它们的共存共生说明了音乐和舞蹈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的。音乐与舞蹈契合点就在于对节奏的把握。节奏既是音乐的骨架,同样也是舞蹈的骨架。各个民族歌舞的不同风格主要表现在节奏和乐器的不同运用。在四分音符为一个节拍的运用上,朝鲜舞运用多半是带附点的,新疆舞则采用的是切分音.西藏舞却又有不同,它的节奏是平均。不同民族歌舞韵律的差异甚至到了对细节的细微处理,节拍中的小动作节拍的变化才能显现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如新疆舞,有时仅仅是在羊皮鼓上拍打出一连串音乐旋律,似乎就能看到眼球有一位维族姑娘在翩翩起舞,整个人也不由自主的开始舞蹈起来。通过音乐的旋律,一样可以体现出舞蹈的内涵。这种相互依存、互相融合的关系,充分说明音乐是舞蹈的最佳伴侣,舞蹈与音乐形影不离。

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同根同源,是各民族劳动生活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讴歌生活、抒发情感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通过同样的节奏,音乐和舞蹈相互辉映,共同创造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我国不同民族的性格和特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