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辛温解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辛温解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kpfans.com/article/V5wJ7xjpW6.html

辛温解表中成药是中医治疗感冒风寒的重要药物类别,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种常见的辛温解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和正柴胡饮颗粒,包括它们的组方原理、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1. 桂枝合剂

组方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方解

  1. 方中桂枝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善散风寒、助阳而解肌发表,故为君药
  2. 白芍甘补酸敛微寒,善益阴血,敛固外泄之营阴。与桂枝同用,散收并举,调和营卫,故为臣药
  3. 生姜辛微温发散,既发表散寒,又温胃止呕;大枣甘温补虚,既补中益气,又养血益营。二药相合,既助桂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又温胃止呕,故为佐药
  4. 甘草甘平,既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营;又调和诸药,故为佐使药
  5. 全方配伍,辛甘发散,酸甘和营,散收并举,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故善治感冒风寒表虚证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用法用量

  1. 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
  2. 直接饮用或兑取适量温开水饮用
  3. 一次10~15 毫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表实无汗或温病内热口渴者慎服

2. 表实感冒颗粒

组方

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紫苏叶、葛根、生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炒)、甘草

方解

  1. 方中麻黄辛温发散,微苦略降,善开宣肺气而发汗解表、止咳平喘;桂枝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善解肌发表、温经散寒。二药配伍,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故为君药
  2. 紫苏叶辛温行散,善发表散寒;防风辛甘微温,善发表胜湿、散寒止痛;白芷辛香温燥发散,善散风寒发表、通窍止痛。三药合用,既增强君药的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之功,又能通窍止痛,故为臣药
  3. 葛根甘辛平而升散,善解肌发表;生姜辛微温发散,善解表散寒、温肺止咳;陈皮辛散苦燥而温,善理气化痰;桔梗辛散苦泄而平,善宣肺利咽;炒苦杏仁苦微温润降、略兼解肌,善降肺气、止咳喘。五药相合,既助君臣药发表散寒,又宣降肺气而止咳,还解肌而治头项强痛,故为佐药
  4. 甘草甘平,既止咳,又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5. 全方配伍,辛温宣散,共奏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之功,故善治风寒感冒表实证

功能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

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0-20g,一日 2-3 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

  1. 风热感冒及寒郁化热明显者忌服
  2.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可食用热粥,以助汗出
  3. 因含麻黄,故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

3. 感冒清热颗粒

组方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方解

本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的感冒。

  1. 荆芥穗与防风辛温发散,祛风解表,为君药
  2. 紫苏叶、苦杏仁、白芷宣肺散寒解表,为臣药
  3. 薄荷、柴胡、葛根、桔梗辛凉宣肺,解肌散热,且防上药辛温太过助热生火;苦地丁、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
  4. 桔梗引诸药直达肺经,以助药力,为使药
  5.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

功效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

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4. 正柴胡饮颗粒

组方

柴胡,防风,生姜,陈皮,赤芍,甘草

方解

  1. 柴胡辛散表邪,为君药
  2. 防风祛风寒、止疼痛,为臣药
  3. 生姜辛温发散,助柴胡、防风解表透邪;陈皮疏畅气机,以助祛邪外出;芍药益阴和营,防辛散太过而伤阴,共为佐药
  4.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5. 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功能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

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用法用量

  1. 颗粒剂,每袋装10克或3克(无蔗糖)
  2. 饭后服用。
  3.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儿酌情减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风热感冒慎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为处方药,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