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之战:楚汉之争中的以弱胜强典范
成皋之战:楚汉之争中的以弱胜强典范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之间。这场战役围绕着战略要地成皋展开,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的持久争夺战。刘邦及其部下运用多种策略,最终以弱胜强,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汉据成皋
汉二年(前205年)五月,刘邦、韩信率领残部退守荥阳。荥阳西面的成皋,古称虎牢,北临黄河,南傍嵩山,是屏障洛阳、确保关中安全的军事重镇。萧何从关中调发老弱及未成年者补充军力,汉军军势逐渐恢复。韩信在荥阳东南的京、索一带迎击楚军追兵,初步稳住阵脚。刘邦任命灌婴为骑兵将领,在荥阳东与楚军骑兵激战,阻遏楚军攻势。汉军还修筑甬道至黄河,取用敖仓的粮食,决心扼守荥阳、成皋,依托关中,与楚军长期抗衡。
在此之前,英布被汉使随何说服,举兵反楚。项羽派遣项声、龙且讨伐英布,导致兵力分散。六月,刘邦返回汉都栎阳,采取措施安定后方,并令丞相萧何治理关中,负责补充兵员,供应粮秣。
同年八月,韩信奉命开辟北方战场。九月破魏,后九月破代,十月灭赵降燕。刘邦亦遣兵一部渡黄河,攻克河内、朝歌、安阳、邯郸等地,接应韩信。项羽此时始察汉军意图,几次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均被韩信击退。十二月,被龙且击败的英布潜行至荥阳,协助刘邦防御。不久,项羽全力发动攻势,多次切断甬道,使汉军乏食。刘邦听郦食其之言,欲遣使复立六国贵族后裔,以分散楚军力量,被张良阻止。后纳陈平之谋,遣奸细散布流言,离间项羽上下关系。
四度易主
汉三年(前204年)四月,楚军围困刘邦于荥阳。刘邦于危急之际,始行缓兵计,遣使求和,愿割荥阳以东予楚;继施反间计,使项羽猜忌主要谋士范增,致范增愤然辞去,发病而死。五月,刘邦用将军纪信计,令周苛等坚守城池,以纪信作替身,出东门诈降,自与陈平等趁乱由西门逃离荥阳,经成皋入关。项羽烧死纪信,指挥楚军紧围荥阳,夺占成皋。刘邦在关中征得新兵,本欲东进,被辕生谏阻,乃依其言引兵经武关出宛、叶,以吸引楚军,减轻荥阳一线汉军压力。项羽率主力南下,汉军坚壁不战。其时,彭越军渡睢水,在下邳击杀楚将薛公。项羽留终公守成皋,自领兵东征彭越。刘邦乘机北上,击败终公,收复成皋。与此同时,刘邦又派灌婴和靳歙深入楚军后方,断楚军粮道,灌婴、靳歙进展迅速,率骑兵突袭荥阳、阳武到襄邑粮道,另外深入到鲁下,在鲁下大破项冠楚军。丁复同时也在叶击破楚军。
六月,项羽击败彭越,复以凌厉攻势拔荥阳,烹周苛,进围成皋。刘邦仓促逃出成皋北门,渡黄河北去。楚军欲乘势西进,被汉军阻于巩县一带。八月,刘邦率原属韩信指挥的汉军临黄河北岸,欲与项羽交锋,复纳郑忠之言,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同时,命韩信在赵地组建新军击齐;遣卢绾、刘贾率兵2万渡白马津,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楚后方。九月,项羽闻彭越等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城,大惊,复领兵东归。临行,留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嘱其谨慎勿战。刘邦欲舍弃成皋以东地区,专力屯守巩县、洛阳。郦食其极力谏阻,劝刘邦乘楚军无暇西顾之机收复荥阳,占据敖仓,攻夺成皋,控制用兵要地,相机破敌,并又自荐游说田广,使其附汉。刘邦从其计。十月,刘邦连续数日遣士兵辱骂曹咎,激其出战。曹咎领兵出城,渡汜水,欲与汉军交锋。刘邦趁其半渡,挥军猛攻,大破楚军,再次收复成皋。曹咎及司马欣、董翳皆自杀。刘邦遂率汉军驻于广武,取食于敖仓,并围楚将钟离昧于荥阳东。
鸿沟议和
项羽迅速攻下梁地十余城,得知成皋再度易手,急率主力西进,解荥阳之围,然后屯军广武,与汉相持。十一月,闻楚齐联军在潍水之战中覆灭,乃使说客至齐,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遭拒绝。
汉四年(前203年)八月,项羽得知跟随韩信在黄河以北作战的灌婴率部南下,驰骋于彭城附近,虑及已方少食寡助,士卒饥疲,乃与汉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九月,项羽将彭城之战中掳获的刘邦妻、父送还,引兵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