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银屑病患者也能走出“银”影
加强管理,银屑病患者也能走出“银”影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皮肤科长期以来的一大顽症,不仅发病率高、病程长,而且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银屑病的诊疗手段取得了显著进展。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温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银屑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但患者仍需坚持长期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银屑病的发病率特点与发病机制
我国在1984年开展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发病率为0.47%,这意味着我国约有六七百万银屑病患者,而目前实际患者数可能更多。银屑病的发病率存在以下特点:
- 人种差异:白种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次之,黑种人发病率最低。
- 地区差异: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如北欧的冰岛、挪威、我国北方地区等。
- 季节差异:大多数银屑病在冬季复发率高,症状易加重,夏季会减轻。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其发病存在一定关联。家族性调查显示,父母中若有一方患银屑病,其子女的发病率约为16%,若父母双方皆为银屑病患者,则子女的发病率更高,甚至达50%。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的子女只是携带了遗传基因,是否发病仍受多种因素影响。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 外用药:包括软膏、霜剂等,分为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是一线用药,非激素类用药包括维生素D3衍生物等。
- 内服药物:包括环孢素A、维甲酸类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好但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光疗:即紫外线的应用,患者需要多次照射,具体的照射次数和剂量应遵医嘱。市场上已出现家庭用小型光疗仪,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中医药:既有外用也有内服,包括火针、走罐、放血、洗浴(泡温泉)等。
- 生物制剂:这是最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型治疗手段,优势是疗效更精准,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国生物制剂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晚,但目前已有仿制和本土研发的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
对于生物制剂,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它到底能不能根治银屑病。专家表示,生物制剂不能根治,需要维持治疗,甚至终生治疗,但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制剂的疗效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治疗前需要予以评估和筛查。
患者比较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生物制剂有副作用吗。专家表示,没有绝对的安全,患者要根据个人情况,实时观察,定期接受随访。一旦发现问题,比如皮损不再消退、效果不好,血液、肿瘤指标出现问题或出现结核、肝炎等,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是否减药、停药或换药。
预防复发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复发,一是尽量避免外伤,摔跤、手术等外伤都可能导致复发。二是避免各种感染、受寒,冬季感冒要及早治疗。三是避免随意停药、减药,治疗不规范是很多病人复发的一大主因。四是戒烟戒酒,烟酒是全球公认的导致银屑病加重和复发的因素。五是合理膳食。门诊病人都很关心饮食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其实银屑病患者不需特别忌口,牛羊肉、海鲜、辣椒等都可以吃,但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鸡蛋、瘦肉。去年发布的《中国银屑病患者饮食管理指南(2023)》里有非常详细的饮食建议。六是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保持好心情。
如果在遵循以上建议的情况下还是复发了,患者也不要紧张,应及时就医,并与医生分析寻找复发原因,而后主动避免,也能延长复发间隔、减少复发次数。另外,现在正值盛夏,一些反季节银屑病患者要注意避光。
我国银屑病诊疗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我们一直强调规范化治疗,其实就是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治疗。基于多年来的相关医疗教育和互联网的崛起,我国银屑病规范化治疗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层缺少银屑病专科医生,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诊疗误区;边远地区病人享受不到大城市专家教授的优质诊疗服务,易轻信偏方、秘方。
目前没有一个偏方或秘方能完全治愈银屑病,我们呼吁大家不要偏听偏信,防止出现不仅没治好银屑病,还诱发其他问题的情况。另外,要把偏方、秘方和正规中药方剂区分开来。
患者如果出现银屑病疑似症状,应去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并诊断。一些非典型银屑病在诊断上有一定难度,此时基层医生可以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以免贻误病情。
攻克银屑病是一条漫长的路,未来,我们将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研发两方面持续深入“发力”,努力让银屑病患者拥有更好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