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诺奖得主与AI教母的共同经历:什么是"Gap Year"?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诺奖得主与AI教母的共同经历:什么是"Gap Year"?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JQ7UC1055372A2.html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Ruvkun和AI领域专家李飞飞都曾经历过"Gap Year"。这个源自西方的"间隔年"概念,近年来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什么是"Gap Year"?

"Gap Year"在中文中意为"间隔年"或"空档年",主要指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前或大学毕业后、正式步入社会前的一段"间隔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通常会通过旅行或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体验不同于校园生活的人生阶段,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丰富自我。

"Gap Year"的历史与发展

"Gap Year"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当时,许多英国年轻人选择前往印度等地进行精神探索之旅,这被视为最早的"间隔年"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Gap Year"逐渐演变为一种结合旅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成为西方年轻人最热衷的旅行方式之一。

"Gap Year"的主要形式

  1. 做义工(志愿者):前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等地,参与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志愿工作。
  2. 打工度假:通过working holiday(打工度假)、wwoof(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以工作换食宿)等方式,在国外边工作边旅行。
  3. 投身全球教育:包括语言教学、文化交流、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在印度、中国、摩洛哥、巴西等国家较为常见。

"Gap Year"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现状

在欧美国家,"Gap Year"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模式。许多顶级大学和知名企业都对有"Gap Year"实践经验的学生给予高度评价。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还专门为中国年轻人推出了"工作假日计划"和打工度假签证,为"Gap Year"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内发展现状

"Gap Year"概念进入中国较晚,直到2009年《迟到的间隔年》一书的出版才开始被国内青年了解。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Gap Year"在中国年轻人中逐渐流行起来。一些毕业于名校的年轻人开始主动选择暂停工作或学业,选择到异国他乡边旅游边打工。

在国内推广"Gap Year"的建议

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国内各界呼吁重视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从"Gap Year"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来看,在国内推广"间隔年"或许可以为素质教育助一臂之力。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推广"间隔年"较易于操作;而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虽然面临较大难度,但意义更为重大。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借鉴"Gap Year"做法,出台相应制度性文件,鼓励高中生利用寒暑假等假期去游学或参加社会实践,为未来实行"Gap Year"创造条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