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方正证券:A股上市公司AI技术渗透率不足20%,TMT行业领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方正证券:A股上市公司AI技术渗透率不足20%,TMT行业领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hyanbao.com/article/8ZrBp9aT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方正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的深入分析,揭示了AI技术在国内企业的渗透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AI技术渗透率提升但仍处低位,TMT行业领跑

研究显示,当前A股上市公司中提及AI业务的渗透率不足20%,其中科创板渗透率最高,其次是创业板、主板和北证。从行业分布来看,TMT行业渗透率最高,计算机行业居首,数量占比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一级行业渗透率不足10%,食饮、农业、石化、钢铁等行业仅有1家上市公司涉及AI业务,煤炭行业则完全没有涉及。

从市值分布来看,大公司参与率高于小公司。在TMT行业中,虽然渗透率高于其他行业,但深度参与AI产业布局的科技公司并不算多,其中计算机行业比例相对最高,传媒次之,通信和电子行业则相对靠后。

基础层以算力为主,技术层大模型超150家

AI产业链主要由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构成。基础层涉及硬件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算力基础和生产工具(算法模型)等核心要素。研究发现,涉及“算力”相关业务的公司超过80家,其次是数据中心/IDC、芯片、服务器和光模块/光通信/光缆业务相关公司,涉及液冷/热管理业务的公司也有17家左右。

在技术层,近170家公司涉及“大模型”业务,其中计算机行业AI大模型最多,超过80家,其次是传媒行业。应用层则主要涉及AI技术与其他行业或产品的融合,包括电商、医疗、家居、物流、教育、金融以及传媒行业等。

投入产出分析:自研为主,产出效果仍待提升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多以自研方式拥抱AI技术,占比近70%,合作方式约占21%,战略投资和收购较少。在参与进度方面,超过75%的公司已有产品发布或推广,处于研发或测试阶段的约占25%,仍有近9%的公司处于构思或初步布局阶段。

产出效果方面,提质量和提效率的公司比例最多,均在五成左右,但明确表明对公司业务增收或增利的比例仅8%左右。这表明AI技术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提质增效层面,实质性带来业务收入的案例较少,症结可能在于应用场景不足和产品开发不足。

未来发展方向:应用场景拓展和技术研究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显示应用场景拓展、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是AI相关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基础层公司重点关注AI赋能产品迭代升级,技术层和应用层公司则关注技术深度研发和拓展AI应用场景。

企业家视角来看,硬件端关注AI服务器、液冷等技术,软件端则关注多模态、开源等方向。通信行业公司提到多元异构算力、云边端协同算力等,消费电子零部件公司和计算机设备公司则关注散热、液冷技术,新能源汽车公司则关注AI服务器业务。

总结:AI渗透率仍低,应用场景拓展是关键

整体来看,AI在A股的渗透率仍较低,虽然大部分公司已进入产品应用阶段,但产出效果主要停留在提质增效层面,实质性带来业务收入的案例较少。未来,应用场景拓展和技术研究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