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aspx?id=2da70ee3812a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这句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歌原文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好友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北方边境的战争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坼(chè):分裂。
乾坤:指天地。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赏析

此句写景壮阔,先写湖东与南吴楚两地地势如裂,后写天地日夜浮动在湖水上,描绘出洞庭湖的浩茫无际,令人玩索不尽。

创作背景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凭轩远眺,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登岳阳楼》。

参考资料:

  1. 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甫: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271-272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94-595

简析

《登岳阳楼》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诗人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充满漂泊天涯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自伤。尾联则抒写出诗人眼见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郁愤。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本文原文来自古诗文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