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车同轨制度的确立为切入点,浅析秦朝道路改革和交通领域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车同轨制度的确立为切入点,浅析秦朝道路改革和交通领域发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0167078_121622887/?pvid=000115_3w_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在多个层面的统一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车同轨制度作为交通领域的重大改革,不仅解决了各国车辆标准不一带来的交通问题,更为秦朝的商业发展、军事行动和边疆开拓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将从车同轨制度的确立出发,探讨秦朝道路改革和交通领域的发展历程。

一、车同轨

传承自上古至今,轮子因其作用不同衍生出了多种使用形态,春秋战国时期最常见的就是风驰电掣的战车,轮子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一统天下后,失去用武之地的轮子,开始重新奔驰在通往各国的交通要道上,然而这也导致了事故的频繁发生。

探究事故起源,就要先了解古代的道路,古代道路多为自然行走出现,基本都是黄土路,只有贵族私宅才会以地砖、木板铺地,如遇雨水天气,车子行走在路上,就会留下明显的印痕。

由于各国轮子尺寸、大小、车轨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在曾经不相往来的国家开始通行后,路上相遇的车辆大多会因为轮子的不同错误估算车距,导致撞车、碾压事故频发,这也成为交通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车同轨就在此时应运而生,秦朝统一车轨间距为六尺,并将其作为交通工具的唯一标准,从前不同规制的车子被全部放逐到田野中使用,并在统一车轨的基础上,制定了车辆行走的相关规定,车辙相同,车主就会按照前人的路线驾驶,对于车距的把控也趋于一同,极大的减少了交通意外状况的发生。

车同轨对于货物运输和商人往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秦商业发展得益于此更加繁盛,对于秦的边境开拓而言也意义重大,此后军事物资和粮草运输变得更加便利。

二、道路革新

车轮在车辆速度和运输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推动了对于道路革新的需求发展,顺应民意的始皇帝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驰道,它们的最终目的地都通往咸阳。

史书记载,驰道总长度为六千八百公里,在绿化方面达到了三丈一棵树,比之现代也是极其出色的工程,道路转为新型车轨修建,在山岭纵横的巴蜀地区,始皇帝还特意沿着悬崖峭壁修建了栈道,打通当地和外界的连接口,为振兴巴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驰道以外,秦始皇还修建了以咸阳和北边郡为首尾的秦直道,是独立于长城之外的一项重要边防,途径现在的蒙甘陕地区,是中国交通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后世直到清朝一直承秦代遗泽,沿用至今。

秦直道和驰道的修建固然劳民伤财,但对于当时的秦帝国来说,这就是打通了全国各地的军事要道,对于加强北面民族的防御作用重大,并且创造了北伐匈奴的有利条件,粮食、人力的运输更为便捷。

结语

为了巩固统治做出的努力具象化体现就是车同轨和驰道、秦直道的修建,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前瞻性导向是秦朝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前提,为促进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处理少数民族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秦朝的道路建设直到后世仍旧广泛使用,其特有的军事意义也为后世所继承,对后世的道路发展和统一车马等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