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12导弹:发射后垂直爬升灌顶打击,让敌军坦克有来无回
红箭-12导弹:发射后垂直爬升灌顶打击,让敌军坦克有来无回
解放军合成营火力排已装备2套红箭-12反坦克导弹,该型导弹采用数字式红外图像制导体制,具备发射后不管、抗干扰、高命中率等特点。其弹体直径达140毫米,是全球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中最大的型号,破甲威力和射程性能全面超越美国标枪导弹。
目前,我军合成营下属的步兵连火力排已装备2套红箭-12反坦克导弹,合成旅全旅装备数量达到32套。最早官宣装备该型导弹的是西部作战部队,这使得对面印军最新装备的T-90坦克面临严峻挑战。
红箭-12反坦克导弹由中国兵器集团旗下的北方工业公司在2014年研制,2014年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被誉为“中国版标枪”导弹。该型导弹采用数字式红外图像制导体制,只要目标与背景有一定温度差异,就能打击任何类型的目标,包括坦克和掩体工事。红外导引头的火控系统锁定目标后,可实现一击必杀。
红箭-12导弹的弹体直径为140毫米,是全球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中最大的型号,远超美国标枪导弹的127毫米。这使得其破甲威力和射程性能全面超越美国标枪导弹。
该型导弹采用软发射方式,配备低推力启动发动机,可将导弹以30米/秒的低速推出发射筒,实现低后坐力发射。在工事或房间的封闭空间也能对外发射。导弹出筒15~20米后启动主发动机,加速至200多米/秒,以大仰角爬升至200米高度巡航,最后向红外图像引导头锁定的目标俯冲。
红箭-12导弹具有便携式、高技术、发射后不管、抗干扰、高命中率等特点。轻型步兵分队不再惧怕敌人的装甲部队,即使在1~2公里距离上也能有效击杀坦克,改变了以往只能在二三百米距离使用单兵火箭筒肉搏的局面。
俄乌战场的实战证明,大量装备红箭-12这样的发射后不管的高毁伤率轻型反坦克导弹,可有效应对装甲坦克部队的大纵深突击。俄罗斯媒体也十分推崇该型导弹,建议俄军引进全套技术,以弥补在红外热成像和图像制导技术领域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