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脖子后面的穴位与经络:位置、功效及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脖子后面的穴位与经络:位置、功效及作用

引用
东方网
1.
https://yangsheng.eastday.com/yangsheng/wagMZjd6pmzy9xzA.html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线上分布着许多特殊的点区部位,这些穴位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点按等方式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那么,你知道脖子后面的穴位有哪些吗?它们又分别属于哪些经络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脖子后面的穴位

脖子后面的穴位主要分布在颅颈交界和颈胸交界之间,常见的穴位包括大椎穴、定喘穴、风池穴、天柱穴、风府穴和哑门穴等。这些穴位的刺激通常可以治疗头痛、项强、落枕等症状。

  1.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凹陷中,按摩或针灸此穴位可以缓解角弓反张、咳嗽、中暑等症状。
  2. 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刺激此穴位可以缓解哮喘、支气管炎、落枕、肩背痛等症状。
  3.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按摩或针灸此穴位可以缓解中风、伤寒、目眩、泪出等症状。
  4. 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刺激此穴位可以治疗头痛、外感风寒等疾病。
  5.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按摩或针灸此穴位可以治疗头痛、项强、眩晕、鼻衄等疾病。
  6. 哑门穴:位于后发际正中,入发际5分凹陷中,刺激此穴位可以治疗癫狂、痫证、头痛、中风等疾病。


风池穴位置示意图

脖子后面的经络

脖子后面的经络主要包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这些经络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 督脉:主要行于背部正中,起始于小腹,出于会阴部,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部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至龈交穴为止。督脉具有调节气血、温煦脏腑的功效。

  •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直行脉从头顶入内络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沿肩胛骨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此经络具有促进毒素排泄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和水肿。

  • 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目外眦,上行至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手少阳经前面,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后面。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走大迎穴,会合手少阳经至眶下部,下行至下颌角部,行向颈部,进入胸中、通过膈、络肝,出于气冲、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此经络具有调节脏腑的功能。

  • 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旁,交会于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中,出来挟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额唇沟,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向上,沿发际至额颅。此经络具有缓解胃痛、呕吐、便秘等病症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穴位和经络,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中医理论来维护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穴位按摩或针灸等操作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