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声调演变:辨析“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声调演变:辨析“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32390502/

前言

入声是古代汉语四大声调之一,而现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已经没有入声了。那是在元代前后,入声消失,原读入声的字都变读为了其他声调,称作“入派三声”或“入派四声”。这一过程,看似清楚,其中曲折,却颇可辨析一二。

“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其实有实质不同。在进行辨析之前,先来简单一说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的意思。

现代普通话是有四个声调,而古代的声调和现代的不一样,中古时期汉语还有个入声声调,到了元代前后,入声声调消失,那些原读入声的字,都变读为平声、上声、去声,这就是入派三声。由于近代声调的演变还有一个“平分阴阳”,就是平声分化为了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两个,所以入派三声又称为入派四声。

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不仔细寻究,会误以为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没有什么区别,以为用古音眼光把平声看作一个整体就是入派三声,用今音眼光看作阴平和阳平两声就是入派四声。

其实真相不是这样的。入派三声和入派四声都对,但是有实质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一、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发生在前期,入声消失,派到阳平、上声、去声三声,这一变化有很强的规律性,在元代韵书《中原音韵》中有明确体现。

注意,入派三声阶段,是只派入了阳平,而没有派入阴平,不要误以为是派入了一个宽泛的平声,而后又分化为阴阳两声。要明白,平分阴阳发生在入派三声之前。

入派三声的演变规律是这样的,入声字声调受其声母清浊的影响,全浊字变为阳平,次浊字变为去声,清音字变为上声。由于清音包括全清和次清,都派入了上声,所以这一过程派入上声的字最多。

二、入派四声

入派四声,发生在后期,也就是发生在入派三声以后,指的是派入上声的清音字又一次发生变化,转派到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这一变化没有太明确的规律性,另外之前派到阳平、去声的浊音字基本没有变化,以上合称“入派四声”。

本来入派三声中,派到上声的字最多,现在由于这部分又发生了一次音变,最终入派四声后,入声字到现代普通话里,是派到去声的最多。

演变和例字一览图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4-176.
[2]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78.
[3]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2版.北京:中华书局,2003:170-172.
[4]万献初.音韵学要略[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3-34.
[5]李树俨.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J].语文研究,2000(1):15-22.

本文原文来自哔哩哔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