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急腹症不要乱吃止痛药!6个方向帮你科学鉴别
遭遇急腹症不要乱吃止痛药!6个方向帮你科学鉴别
急腹症是一种以突发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常见于阑尾炎、胆管疾病、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本文将从症状识别到应对措施,为您全面解析急腹症,帮助您科学鉴别并及时就医。
急腹症的常见症状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腹部疾病的总称,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表现多样。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包括:
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进而出现炎症反应引起,患者可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炎/胆道结石:胆囊发生炎症或胆囊、胆管内结石梗阻,阻碍胆汁排泄,使患者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消化道穿孔:由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等引起,消化液和食物残渣外泄到腹腔内,可引起严重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腹部肌肉紧张。
肠梗阻:肠道被阻塞,食物或液体无法通过,引起腹部胀痛、呕吐、便秘等症状,可由肠套叠、肿瘤、粘连、炎症等引起。
胃肠道出血:由溃疡、肿瘤、食管静脉曲张等引起,患者可出现黑便、呕血、腹痛等症状。
腹膜炎: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等引起,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腹部肌肉紧张。
如何鉴别急腹症
急腹症需要迅速进行干预。以下方面可以帮助判断是否为急腹症:
症状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急腹症通常突然发生,且症状较为严重,如突然出现的剧烈腹痛、呕吐、腹部胀痛、持续性恶心等。
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且可能逐渐加剧。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短时间内没有缓解,要警惕急腹症。
疼痛的位置和放射痛:疼痛部位与腹部器官受累位置有关,有时可放射至背部、肩部或腰部。
疼痛的性质和特点:通常是剧烈的刀割样疼痛或刺痛,而不是隐痛或胀痛,患者可能感到腹部异常紧绷或僵硬。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常伴随呕吐、腹泻、便秘、发热、出汗、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症状。
腹部触诊:注意是否有腹部压痛、腹部肌肉紧张等体征。剧烈疼痛、剧烈压痛或肌紧张提示可能有严重腹部疾病。
发生急腹症后的应对措施
尽快就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前往最近的医院。
保持安静: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稳呼吸。
避免进食和饮水: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进食饮水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检查准确性。
松解衣服:如有呼吸困难,可松解衣物减轻胸部和腹部压力。
不要服用止痛药:止痛药可能掩盖症状,影响诊断。
注意观察: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特别是与急腹症相关的病史及手术史。
家属提供情绪支持:急腹症可能引发焦虑,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绪支持。
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评估伴随症状以及进行触诊、影像学检查等,医生可以快速鉴别急腹症,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