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针灸入门:从歌诀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针灸入门:从歌诀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368082471734956

针灸,这门古老的中医技艺,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从针灸歌诀入手,为您解析针灸入门的关键知识点,带您走进针灸的奇妙世界。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针灸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针灸疗法歌诀应用与解释

《针灸治病取穴熟记歌诀》有相关描述,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通过特定的穴位和手法,针灸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下是一些针对特定病症的针灸歌诀及其应用解释。

口眼歪斜

对于口眼歪斜的治疗,关键穴位包括迎香、地仓和中点。治疗时,需用火针在特定穴位进行快速刺入,术后覆盖无菌敷料。这种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歌诀:点迎香为上点,地仓为下点,两点连线之中点为中点。将压舌板放入口腔内所要刺的穴下,将直径1.0~1.2粗的火针,用酒精灯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入,深度下抵压舌板,之后快速出针。术后覆盖无菌敷料。要先刺上点,再刺中点,后刺下点,但每次之间要间隔3日。一般3点即可愈,不愈者可再如法重刺1次。

太阳穴位疗法

太阳穴位的治疗涉及多个相关穴位的透刺,如丝竹空、曲鬓等。通过直刺太阳穴并透刺其他相关穴位,能够疏通经络,缓解头痛等症状。

歌诀:取正坐、或仰卧位,在眉梢与目外眦中点外1寸凹陷中。直刺得气后,分别向丝竹空、曲鬓、下关、颊车、颧髎和地仓穴透刺,并留针5分钟。

后溪穴治疗

后溪穴位于手掌尺侧,对于治疗面肌痉挛有特效。通过针刺后溪穴,并产生麻胀感向手指放散,能够有效缓解面肌痉挛的症状。

歌诀:在第5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5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握拳时在掌指关节的横纹头处。针患侧后溪,得气以麻胀并向手指放散为佳。留针15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对于三叉神经痛,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寻找并刺激“扳机点”。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听宫、颧髎、人迎等,并采用适当的手法,能够显著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歌诀:三叉听巅,人迎阿三交,四白下风池,水沟丰魚腰。

注释:

  1.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取患侧穴,用1寸毫针,直刺67分深。留针306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用平补平泻手法。病程长或痛剧者,可留针1至数小时。

  2. 颧髎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凹陷处。以3寸毫针垂直进针22.5寸,即出现触电样针感,扩散到整个面颊部。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15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知识

根据《针灸必背歌诀与循时取穴法》中的相关信息,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注重时间选择的针灸方法,其理论基础在于人体经脉的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时辰变化密切相关。要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是子午流注针法的核心要素。天干包括甲、乙、丙、丁等十个,地支则包括子、丑、寅、卯等十二个。二者配合,正好是一个循环周期,即六十甲子。了解这个概念是理解子午流注针法时间周期的基础。

干支的阴阳属性

也是关键。根据自然序数,干支被分为阴阳两类。在子午流注针法中,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因此,牢记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对于正确应用该方法至关重要。

干支与五行的关系

也不容忽视。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每种元素与特定的天干地支相关联。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在子午流注针法中也有其独特的应用。

综上所述,掌握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基础知识,是学习和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的前提。

“子午”是指时辰,子为夜半23:00-1:00,午为日中11:00~13:00。子为阳之始,午为之始,它们是阴阳转化的两个时间点。要想学习和使用该方法,需要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 干支配合与六十甲子。“干”是指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起于甲而终于癸,计有10数;地支起于子面终于亥,计有12数。二者配合,其最小公倍数为60。

  2. 干支的阴阳。干支有阴阳之分,原则是依据自然序数,逢单数,即1、3、5、7、9、11为阳;遇双数,即2、4、6、8、10、12为刚。

  3. 干支与五行。1.千支的五汗属性。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针灸治疗感冒的处方与配穴

《实用考试速记针灸》一书指出, 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针灸治疗时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对于风寒感冒,可选取风池、大椎等穴位以祛风散寒;风热感冒则可选用曲池、合谷等穴位以清热解表。同时,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还可以灵活配穴,如头痛配印堂、太阳,鼻塞配迎香等。针灸治疗感冒时,一般采用泻法,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达到宣通阳气、祛邪解表的效果。

感冒的针灸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如风寒感冒可取风池、大椎等穴以祛风散寒;风热感冒则可取曲池、合谷等穴以清热解表。同时,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还可灵活配穴。例如,头痛可配印堂、太阳;鼻塞可配迎香;咳嗽可配天突、列缺等。针灸治疗感冒一般采用泻法,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宣通阳气、祛邪解表为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