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楷书四大家”
“初唐楷书四大家”
在唐朝这个群星璀璨的朝代,书法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初唐楷书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共同开创了唐代书法的新篇章。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初唐书法的最高水平,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巅峰时期,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朝代,各路人才层出不穷。初唐时期更是诞生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家,尤以“初唐四大家”为甚,他们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四位书画艺术家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世人为什么要给他们如此高的荣誉?
欧阳询
欧阳询是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在隋炀帝在位时、窦建德部、唐高祖李渊在位时,直至贞观初年,欧阳询都任有官职。
欧阳询一生的主要成就集中以下在2点:
1、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全书凡100卷,分48部,征引古籍达1400馀种。
2、书法成就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书法作品
世人给书法家欧阳询的评价很高,如:
唐高祖李渊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宋代《宣和书谱》称欧阳询的正楷为“翰墨之冠”。
虞世南
虞世南,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他的个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4点:
1、文学
虞世南文章婉缛,与徐陵相似,代表作有《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等。
虞世南书法
2、书法
虞世南的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主要代表作: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孔子庙堂碑
3、思想
虞世南从儒学为规,修身力行。作为一代儒臣,虞世南对扩大儒学影响起一定作用。
4、藏书
虞世南秘书监任职时,充分利用国家藏书,主编《北堂书钞》160卷,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又奉敕参撰《群书治要》50卷。个人收藏书画作品甚多,亦有图籍存于家。
唐太宗李世民曾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身兼五绝:
1、忠谠(忠诚正直);
2、友悌(能与兄弟相友爱);
3、博文(通晓古代文献);
4、词藻(诗赋);
5、书翰(作书)。
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
褚遂良一生的主要成就集中在以下2点:
1、书法艺术
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初唐书法家中,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他的书法能汲取众家之长,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褚遂良楷书作品
2、民族思想
褚遂良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理论体系也比较完整。从整体来看,主要由“先华夏而后夷狄”、“畏威慕德”和“以信义而抚戎夷”等三大部分所构成。
薛稷
薛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他的个人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
1、书法才能
薛稷为人好古博雅,辞章甚美。政事之余,专力书画、艺术。世称“前有虞、褚,后有薛、魏”。后世于是把薛稷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列,称为“初唐四大书家”。
薛稷的隶书、行书俱入能品,“章草书亦其亚也”。其书法特色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
史载薛稷曾经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各方径三尺,笔画雄健,结构劲挺。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赞道:“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他的书法作品还有《中岳碑》、《洛阳令郑敞碑》、《信行禅师兴教碑》、《升仙太子碑》、《佛石迹图传》等,其中颇不乏历代公认的书法精品。
2、文学才能
薛稷具备很高的文字才能,“文章学术,名冠时流。”诗歌写得很好,《全唐诗》中共收录其作品14篇。在艺术领域中,薛稷一生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绘画。薛稷的绘画擅长花鸟、人物及杂画,而尤以画鹤最为精妙。
3、绘画成就
薛稷画鹤成就很高,影响也很深远。《历代名画记》载:“屏风六扇鹤样,自(薛)稷始也。”五代时黄荃建“六鹤殿”,清代宫廷中绘有六鹤屏风。
薛稷笔下的鹤:仙风道骨
薛稷的鹤画作品,计有《啄苔鹤图》、《顾步鹤图》各一幅,及《二鹤图》、《戏鹤图》等,这些都是卷轴画,另有鹤画壁画多处;如唐秘书省、尚书省考工员外郎厅、洛阳尚书坊岐王宅等。
初唐书法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最值得称道。
一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一生经历陈、隋及唐初,而其主要的政治与书法艺术活动在唐初。唐太宗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编著有《艺文类聚》100卷。
其书法艺术,诸体俱能,尤以楷书为最精。书法史上以“颜、柳、欧、赵”为楷书四大家,以时序而论,欧阳询实是最早以楷书名世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被后世称为“欧体”。用笔峻峭险劲,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以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欧阳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
二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一生经历陈、隋、唐三朝,隋时任秘书郎;唐朝开国后,先做秦王府参军,太宗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
虞世南的楷书杰作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千字文》等。《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虞世南68岁时撰文并书,被后世视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观其原刻,用笔雅健端丽,刚中有柔,字体略长,见其峻拔,点画舒展蕴藉,秀润中透出平和,端庄而不失潇洒之致。
但不幸的是,此碑在贞观年间因火灾被焚毁。武则天时曾据原拓本重刻,不久又被毁。今可得见的两种拓本,系宋元人重刻,一在陕西西安碑林,宋王彦超摹刻;一在山东城武,元人刻。两碑略有肥瘦之不同,但均不失虞书之精神。此帖唐代原拓本流落日本。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三 褚遂良与薛稷
褚遂良(596—659),是初唐时期又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遂良,字登善,杭州人。主要活动在太宗、高宗两朝。其父为文学馆学士、散骑常侍,与虞世南交谊深厚。这对于褚遂良在书法上的精进大有裨益。唐高宗继位后,封他为河南县公,人称“褚河南”。
高宗欲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氏(即后来的武则天)为后,褚遂良坚决反对,因此被贬至潭州、桂州、爱州等地,后竟忧愤而死,享年63岁。其人生遭际,不能同欧、虞同日而语。
(唐)褚遂良楷书《阴符经》
褚遂良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和虞世南,尤其得益于虞世南。再由学虞书入手,将汉隶、北碑熔冶为一炉,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即笔画瘦硬跳荡,字势飘逸俊秀,精神外露,活泼美艳,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褚遂良传世的书法作品有二十余种,主要有楷书《伊阕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倪宽赞》《阴符经》《千字文》,行书《山河帖》《家侄帖》等,其中真伪难辨的也不少。
(唐)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人。欧、虞、褚、薛以年岁排序,薛稷最晚。他是魏征的外孙。武则天时进士及第,唐睿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保,人称“薛少保”。他在仕途上有些像褚遂良,但比褚遂良更为不幸。
睿宗晚年,窦怀贞与太平公主密谋篡位,他因与窦怀贞交往过多,被视为同党赐死狱中,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唐)薛稷《信行禅师碑》
他书法上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外祖父魏征,魏征在朝,德高望重,家藏有不少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的书法真迹,使薛稷从幼年起即可以学习到这些名家的真迹。
从今所见的薛稷书法作品《信行禅师碑》来看,他之所学主要是褚遂良的书法艺术。其字体偏长,点画瘦硬,结体于平正中有变化,秀雅俊美,但比褚书灵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