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时间久了,借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时间久了,借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63955

借钱出去,如果时间久了,还能要回来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法律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诉讼时效。本文将通过两个具体案例,为您详细解析民间借贷中的诉讼时效问题。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因时间久远,借出去的钱一定要得回来吗?欠款超出诉讼时效,债务人抗辩后法院不予支持。

因资金周转需要,经熟人介绍,周某于2014年1月24日向陈某某借款10万元,借款当日周某向陈某某出具了借条,并约定借款期限为一个月。借款到期后周某未还款,但此后陈某某也未向周某催要过该笔款项,直到2022年10月17日陈某某向周某发送信息要求周某还钱,周某未回复信息,陈某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周某还款。周某抗辩称陈某某此前从未催要过借款,陈某某提起本案诉讼时已超过诉讼时效,不应支持其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陈某某仅举证其2022年10月17日向周某发送了要求还款的信息,从借款到期之日至陈某某要求周某还款已远超出当时法律规定的二年诉讼时效期间,故法院依法判决驳回了陈某某的诉讼请求。

未约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随时主张还款。李某开办一民办学校,因经营需要,2019年5月李某向管某借款20万元并出具借条,借款未约定还款期限,2023年9月管某向李某催要借款,李某未偿还借款,管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李某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法院经审理认为,因本案借款未约定还款期,债权人可随时主张还款,诉讼时效应从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还款未果之日起算,故管某2023年9月向李某催要借款未果,遂向法院起诉,未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依法判决支持了管某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一旦超过诉讼时效,会影响权利人的胜诉权。现行法律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间借贷案件中,诉讼时效从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未约定还款期限,从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还款未果之日或给予债务人宽限期届满之日起算。出借人要提高期限意识,及时催要借款,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需要说明的时,法院作为裁判者,持中立态度,如果债务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权利要及时行使。然而实践中,因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致使债权超出诉讼时效而败诉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权利人应当及时催讨并保存讨要债务的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短信等证据,必要时可以要求义务人提供担保或重新制作欠据;也可以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原文来自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