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常见模型与核心技术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常见模型与核心技术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01/16/6108446_1143503714.shtml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当今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结合了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CBT的历史发展、核心概念、治疗模式、基本技术和具体应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CBT的历史发展

1950年代中期,基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提出的行为疗法(behavioral therapy,BT)出现。1960年代,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CT)被提出,其起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1980年代,这两种方法合并为认知行为疗法(CBT)。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卫生系统建立CBT研究团队,让CBT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发展出新的理论方法,比如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等。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已经被许多国家纳入医疗保障系统中,是当今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主流之一。

CBT的核心概念与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谈话疗法,用于帮助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其理论基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感受方式(情感)以及行动方式(行为)都是相互作用的。具体来说,就是人们的思想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为,消极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并导致问题。

一般假设包括:

  1. 认知方法认为精神疾病源于我们对他人、世界甚至自我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的思维可能是由于认知缺陷(缺乏计划)或认知扭曲(不准确地处理信息)造成的。
  2. 这些认知导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发生扭曲;埃利斯认为这是通过非理性思维,而贝克则提出了认知三元组。
  3. 我们通过对世界的心理表征与世界互动。如果我们的心理表征不准确或我们的推理方式不充分,那么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变得紊乱。

案例分析

小A是一名大学生,疫情期间学校组织在家上网课,此时小A还表现出了比较积极的上学意愿,但线下复课一个月后,却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情绪与行为问题。TA对咨询师说:“我在学校感到空虚、寂寞,不知该如何与同学交往(哭)……,我讨厌需要由小组共同完成的课业。近段时间情绪低落,不开心,焦躁,担心很多事情(哭)……近三周,晚上睡眠不好,要到很晚、没有一点声音才能入睡,白天也感到精神状态不好、整个人昏昏沉沉。”

对小A的情况进行个案概念化梳理,咨询师可以知道:小A内心强烈渴望能融入集体,但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相应问题。这种心理上的差距导致小A认为,自己是不受同伴欢迎的。而近期生活中与发生的一些与同伴之间的不愉快经历(自我印证效应),加重了小A的自我否定感,引发了诸多负性情绪,甚至影响了睡眠和学习。所以,小A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她的自动思维和信念造成的,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加以调整。

CBT的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治疗模式有以下三类:

  1. 认知重组治疗:不恰当的思维会带来情感和行为的困扰,心理治疗的目的是确定一个更适应的思考方式;
  2. 应对技巧治疗:侧重于面对各种应激情景时,提供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3. 问题化解治疗:是将认知重组治疗和应对技巧结合起来,寻求处理较广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治疗模式下基本技术分为两种,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认知技术主要是帮助患者认知自动思维,认识到其影响。发现自身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片面的态度,进而达到纠正错误认知的目的。行为技术主要是通过日常活动计划,使患者发现问题,鼓励其解决问题等。

一般来说,咨询师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步骤主要分为5个阶段:

  1. 信息收集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是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分析问题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问题做出诊断
  3. 预案制订阶段:主要有制定矫正的目标,选择的矫正方法,时间和过程的安排及效果评价
  4. 预案实施和调整阶段:根据矫正计划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5. 效果评价阶段:计划实施行为校正后,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价,安排进一步的巩固效果的措施

针对小A的情况,咨询师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 信息收集与问题分析:与小A沟通,了解小A的基本情况,形成个案概念化
  2. 咨询目标与计划的制定:与小A商定达成共识的咨询目标与计划,比如探讨具体事件中的情绪及强度、自动思维的识别和评价;寻找自动思维背后的信念,并进行矫正;不断探讨和修正家庭作业和自我肯定清单练习,人际交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家庭作业、自我肯定清单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方法,尝试跟同学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等等
  3. 咨询实施:包括识别、评价、检验、矫正功能失调性自动思维、负性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设置家庭作业、完成自我肯定清单等一系列技术方法的应用
  4. 巩固咨询会谈效果,预防反复:包括梳理在咨询中所学到的技术和工具,模拟来访最害怕的被拒绝情景,直到来访觉得能够熟练处理和感到“不那么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作贯穿在咨询工作的全程,并不断的更新循环,螺旋进行。

CBT的常用技术

  1. 基于认知重建的认知行为矫正法:由梅肯鲍姆博士提出,其基本观点是“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在于当事人必须注意他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表现及如何对别人产生影响”。为了产生改变,当事人必须介入其行为的内部对话中,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各种情境中评估自己的行为。行为的改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观察;第二阶段是开始一个新的内部自我对话;第三阶段是学习新技巧。

  1. 基于正念的压力减轻(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lief,MBSR):是将放松技术、冥想和通过瑜伽进行的轻柔拉伸相结合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练习基于正念的压力减轻的治疗有助于对抗多种疾病和病症。MBSR是西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的一种治疗工具。思考过去或未来后完全回到现在的能力。通过认识到内部和外部现实的双重性, 个人可以自由地专注于所感知和体验的事物。

  2. 基于接受和承诺的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一种将正念技巧与自我接纳的实践结合起来的心理疗法,旨在帮助人们提升心理灵活性。当人们想要更愉悦的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关键的角色是承诺( commitment)。通过ACT,学会承诺自己去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压力,即通过承诺自己采取有助于体验的行动,让自己冷静地面对当前的挑战。

  3.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DBT):由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而来,整合了东方禅宗的辩证思想, 重点关注“改变”和“接受”之间寻找一种内在平衡。目的是使来访者接纳目前当下的状态,并明确与现实目标的差距,开展相应的目标计划,不断强化自我效能感;同时运用行为分析和问题解决来改变病患不良的认知和行为。DBT已被应用于以情绪调节障碍为特征的各种精神障碍,最近更被应用于饮食障碍相关的情绪难题。

认知行为治疗中,会提及到:

  • 你对自己,对世界和对别人的看法
  • 你的行为如何影响你的思想和感受

我们通过具体事件图了解:

认知行为治疗为情绪提供的一种模型

从上图看得出来,事件本身并不会让我们难过,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想法让我们难过。而认知行为治疗的目标就是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不恰当的解读,找到方法改变不当想法(认知)和行为(行为),改善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而不是针对过去引起困扰或病征的起因。所以,CBT有别于其他谈话式治疗,它是集中在此时此刻的问题和困难上。而且他还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治疗策略以及治疗流程,能够简单、快速上手运用CBT处理来访者的问题。

那认知行为的治疗策略以及治疗流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还是通过两幅图来了解:

治疗策略

黄框为治疗师可以使用的策略

整个流程,大致上是听个案讲他的生活。开场可以说:“这一周来有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吗?”,然后听他讲他情绪;接着说:“那当你不开心时,是想到什么了吗?”,然后评估这个想法;接着说:“你对这个想法有多相信呢?为什么?”,找出他处事的规则、态度;接着确认:“所以你觉得,没办法把读书,表示你很笨吗?”,然后就此展开缠斗的旅程;可以说:“有没有可能,是你思考时忽略了…、如果是别人,他们都怎么想”,松动他的中介想法;接着说:这样的想法对你而言有什么意义呢?然后提出意见:“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呀,他们是可以被修正的,一步一步,说:下次如果到同样的情况,如果想成…也不错呀”

实际执行的流程

本篇文章强烈建议您收藏保存,在您开始咨询工作前作为参考熟悉整体的流程,这样在问答时才有方向,也突显专业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