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科精读 | 骨折术后,身体里的钢板要不要取出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科精读 | 骨折术后,身体里的钢板要不要取出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1/09/55541825_1131909904.shtml

【导读】本文来自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详细解答了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如钢板)是否需要取出的问题。文章内容权威且实用,涵盖了取出时机、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对于正在考虑或即将面临内固定物取出手术的患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医生, 我骨折手术植入的钢板已经很久了,到底要不要取出来?多久才可以取呢?”
不慎骨折的朋友,有的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还有一部分通过手术植入钛质接骨板进行体内固定,俗称“钢板”。其实内固定物有很多种类,包括:各种规格型号的的钛质接骨板、钛质螺钉、髓内钉、人工关节、钢针(克氏针)、锚钉等等。到底这些东西到底要不要取出呢?

钢板一定要取出吗?

现在内固定物多为钛合金材料,排异性很小,理论上讲可以不取。许多外国人是一般不取的,一是因为保险不报销,二是他们认为这不是个事。但我国大多数人,总觉得身体里多个异物是个心病,所以很多人最终还是取出了内固定。

手术后什么时间取出合适?

内固定取出时间常在固定术后1年左右,应根据骨折愈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过早取出可能导致再骨折。在时间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比如骨折愈合时间、X线检查等。如果想取出内固定,比上述时间晚一些也没关系。但不能早,取早了容易再骨折;也不能太晚,超过3-5年则取出困难。内固定物取出以后,同样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术后2~4月内不建议进行接触性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直到确认骨折已经完全愈合。

AO推荐内固定物取出的时间表

(供参考)

为啥在哪个医院做的手术就要回那里取?

因为有的工具不统一,如果在一个医院进行的内固定,到其他医院来取,则有可能因为工具不配套而导致取出失败。就如同手机充电器不匹配,就无法充电一样。为安全起见,建议还是回原来的医院去取。

哪些钢板必须要取?

  1. 青少年、儿童或者年轻人体内的内固定物:儿童由于年龄太小,骨骼系统正在发育,放在体内的钢板有可能会影响到骨的发育和形态,所以建议最好取出。

  1. 钢板/螺钉顶到了皮肤导致疼痛:有些部位皮包骨头,比如肘关节、锁骨、踝关节、膝关节前方等,这里的骨折,放上钢板之后,皮肤下面就是钢板,很容易在日后出现问题。比如膝盖前方髌骨的内固定可能会影响到跪地的动作,而肘关节后方的钢板可能会在弯曲胳膊肘时顶到皮肤。所以这些皮包骨头部位的钢板如果已经产生了疼痛的症状,就要取出。即使目前还没有症状,也应该取出。

  1. 异物反应:虽然大多数人可以和这些内植物和平共处,但难免有一小部分人的身体对这些内植物“不适应”,身体出现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比如出现皮肤红肿、切口愈合困难,反复破溃等等,这时候一定要取出。

  2. 钢板固定后失败:在钢板固定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断板、严重感染等情况,此时需要考虑取出钢板内固定。除了断裂和感染这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那就是内植物发生移位,跑偏到其它部位去了,这种情况就必须要采取措施了,那就是取出来。

  3. 出现严重的心理异物反应:对有些人来说,螺钉不是钉在身上,而是钉在心里,虽然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但会有极强烈的心理反应,时刻处在担心和焦虑中,对于这种情况的,等到时机成熟便可取出来。

  4. 特殊部位的固定:比如踝关节的胫腓联合螺钉,在负重前就一定要取掉;再如脊柱骨折手术如果没有做融合,脊柱节段间会有反复微动,再结实的钢钉也经不起反复折弯,久而久之内植物容易出现疲劳性断裂,所以在骨折愈合后也要尽快取出。

什么情况下可取可不取?

只要植入体内的钢板没有造成特殊的不适,也不属于前面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特殊情况,就可取可不取。尤其是肌肉丰富的部位,比如股骨、桡骨远端等部位,肌肉丰富,可以对钢板形成良好的保护,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这时候就可取可不取了。

哪些钢板最好不要取?

  1. 老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很多内科疾病、身体不适的老年人,别为了取钢板再去承担一次手术风险。

  2. 肱骨干、桡骨干、肘前侧、骨盆的钢板。这些部位的钢板大多紧邻血管神经,解剖复杂,再加上已经手术过一次,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软组织满是瘢痕,解剖层次还不如刚骨折时候清晰。手术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比放钢板时候还要大,所以尽量不要取。

  1. 在体内放置时间过久的钢板。钢板在体内放置时间越长,金属钢板和螺钉之间越容易出现问题,加上周围的骨痂已经牢固包绕钢板生长,再加上十几年前上钢板所用的配套器械早已更新换代,这种钢板取起来特别容易出现滑丝、断钉和取钉困难的情况。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不要取。

  2. 对于一些特殊的内固定而言,取出异常困难,所以基本是无需取出的。如Herbert螺钉、锚钉等。这些内固定大都设计较小,而且深埋于骨质内,取出困难。再一方面它们是创伤修复或重建时把肌腱固定于骨骼上的重要固定物,取出后可能肌腱又撕脱了,修复或重建手术就白做了。还有一些可吸收的材料,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吸收,最后消失。

  3. 前臂干部骨折的钢板固定:包括桡骨、尺骨,由于前臂骨折后固定的钢板有时会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在前臂旋转功能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的时候,还是建议不要取出了。《Arch Orthop Trauma Surg》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前臂干部骨折取出钢板的患者再骨折率为12.9%,而不取出的患者再骨折率仅为2.77%!也就是说有将近十分之一的患者取完钢板后会再次骨折!

钢板可以二次利用吗?

当然不可以!内固定物在固定期间会产生金属疲劳,这种疲劳是不可恢复的,这意味着内固定物都有其寿命。已经使用过的内固定物,都是已经完成使命的内固定物,它的材料力学特性是无法支持继续进行新发的骨折治疗的。

另外,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是有严格法律依据的,内固定物属于一次性医学耗材,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

取钢板还有哪些常见疑问?

为什么取钢板可能会出现滑丝?

日常生活中修理东西时一定遇到或者见到过滑丝的情况。常常是由于以前拧钉子时候拧的太紧,螺钉和钢板之间出现了冷焊接,也可能是因为取钉用的螺丝刀到螺钉钉尾并不完全配套。而取钢板其实和我们在家里修理东西卸螺丝是一个原理,但这些情况常常是危险信号,提示骨科医生这种钢板很难取。因为一旦出现滑丝,要尝试各种取钉方法,常搞得医生满头大汗,历时几个小时,最后也不一定能取出来。因为人体不像桌子凳子,不能无限制的摆弄来摆弄去,别搞得最后钉子没取出来,再把骨头给搞断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钢板取出后还要恢复多久?

虽然说能取钢板一般都意味着骨折已经充分愈合了,但是毕竟取完钢板后骨头上会留下很多螺钉孔,另外骨头要突然适应这种少了一个支撑物的状态也需要时间,所以取完钢板的病人是不能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的,尤其是需要反复活动患肢的行为。

一般下肢取钢板后,建议最好1个月内拄拐等部分负重,3个月内不能干重活或剧烈运动。而上肢取钢板的建议3个月内不能用患肢抬举重物。锁骨取钢板的建议3个月内不能向患侧翻身睡觉。

最后,来划个重点:

  1. 钢板、螺钉的材质比较安全,一般不会被腐蚀,但也有可能出现疲劳断裂,应避免过度使用伤肢,定期复诊拍片。

  2. 钢板是否要取出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