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的“股债平衡、低估定投”策略
知易行难的“股债平衡、低估定投”策略
“股债平衡、低估定投”策略是最适合普通人的金融投资策略,结合自身性格、年龄、风险偏好及家庭收入水平和发展预期等情况确定股债比例,通过定期动态再平衡实现被动调仓,在权益类资产低估时将资金分批投入等待资产价格的上涨,拉长时间看实现逆向投资和高抛低吸,目标是一轮牛熊下来做到8%-12%的年化收益率。
“股债平衡、低估定投”八个字拆解起来,分别对应了资产配置、风格轮动、估值方法,仓位管理。看似简单,但知易行难。考虑两种进阶玩法:一是将权益资产划分为价值与成长,将固收资产划分为短债与长债,在保证股债策略基础上,结合一段时间内权益或固收内部运行的特点进行风格轮动,进一步把握市场风格提高长期收益率。二是结合多种估值方法和仓位管理手段,尽量将资金配置在对应标的价格便宜的区间,保证安全边际和预期收益空间。
资产配置及风格轮动方面
价值型标的如红利类、大盘类的中证红利ETF、300ETF、标普500ETF,背后的企业一般为行业龙头,经营稳健,利润稳定,这部分标的适合做底仓长期持有吃股息,或者在市场极度悲观时抄底吃大波段收益,如果没有特别过热,这部分标的适合作为穿越牛熊的权益类底仓。
成长型标的如创业板、科创50、医药医疗等科技类、小盘类的指数ETF,背后的企业往往是新兴行业或受益于货币宽松周期的企业。该标的适合做动量投资和绝对低估博反弹,作为权益类投资中的机动仓位用来提升收益的弹性,但要注意别抄底过早和见好就收。
估值方法方面
估值方法有很多,个人总结为比较估值法、绝对价值估值法、历史分位估值法、情绪估值法、大V指标估值法等等。比较估值法一般通过股债性价比指标来评价权益类资产的价值;绝对价值估值法通过判断权益类指数的PE、PB、股息率、ROE、PEG等指标判断标的物价值;历史分位估值法是结合标的物历史上的价格和估值走势,判断其当下价值处在历史百分位的位置情况;情绪估值法通过观察媒体和身边人等普罗大众对权益类资产的观点判断标的物价值,一般作为反向指标;大V指标估值法长期关注一些比较专业的投资大V,看他们自己创造的估值指标,这种估值指标往往已经比较综合的反映了标的物的价值,结合自身风格与大V 的契合度使用,比较快捷简单。当然,估值方法多种多样,应该结合起来做最总判断,如果多种估值方法共同反映出市场过热或过冷,那么就应该按照策略毫不犹豫地采取对应的行动。
仓位管理方面
仓位管理是非常考验人心态和经验的事,所谓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合理的仓位管理是保证投资者穿越牛熊的必备技能。最简单的仓位管理是股债平衡和低估定投,在没有真正在一轮牛熊中赚到钱之前,最好采用这种最简单的仓位管理方法。关于仓位管理的学习本人还要进一步加强,今后会单独写一个学习心得,不过本人认为,最牛的仓位管理是无限现金流和闲钱投资,比如巴菲特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险浮存金获得廉价资金,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可以提供用来投资的增量资金,而闲钱投资可以让投资心态更稳,正所谓手里有糖的孩子更容易延迟满足。
以上是我对于“股债平衡、低估定投”策略的理解,短短八个字的策略,真的是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