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腓总神经的精细解剖和常见损伤部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腓总神经的精细解剖和常见损伤部位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05b82454996

腓总神经是人体下肢重要的神经之一,主要负责小腿和足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了解其精细解剖结构和常见损伤部位,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腓总神经的解剖结构、功能以及常见损伤情况。

腓总神经的走行

腓总神经(L4~S2)由腘窝顶点从坐骨神经发出,是坐骨神经的两大终支之一。它斜向腓骨头后侧走行,由腓骨头下方、腓骨上段外侧经过,走行于腓骨长肌后方筋膜下方。此区域内两条韧带的条索组成所谓的腓骨肌管(腓骨长肌上部及其周围筋膜和腓骨颈组成)。

腓总神经在腓骨长肌下方分为浅支(腓浅神经)和深支(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浅支在经过腓骨后,于腓骨长肌下方向远端走行,其于趾长伸肌浅层走行,趾长伸肌将浅支和深支隔开。浅支在小腿下1/3 浅出,走行于腓骨长肌腱内侧,趾长伸肌浅层。此神经在足背伸肌支持带近端分为两个感觉支,这两个感觉支均走行于伸肌支持带浅层,分别称为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

腓深神经

深支在腓骨前方穿入趾长伸肌,并与胫前动脉共同向小腿远端走行。此神经血管束走行于趾长伸肌前方与肌间隔或胫骨后方之间。在小腿远端,腓深神经略向中线偏移、贴胫骨走行于胫前肌下方。腓深神经经过两个伸肌支持带(上、下)组成的前跗管,沿足背部向远端走行。腓深神经在足背部分为内、外侧分支,其中内侧分支与足背动脉伴行走向远端,最终在第一趾蹼形成终末感觉支;外侧分支支配趾短伸肌。

腓总神经的支配和查体

腓浅神经

  • 肌支: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 皮支
  • 足背内侧皮神经分布于趾内侧、足内侧面、第2、3趾背相对缘的皮肤;
  • 足背中间皮神经,于十字韧带表面,至足背外侧,分布于第3~5趾相对缘的皮肤。
  • 功能:腓骨长、短肌有使足外展并提举足外缘使足屈曲的作用。
  • 查体
  • 腓骨长、短肌(L5 、S1 )查体:嘱患者外翻足部对抗阻力。这些肌肉的收缩可以被观察和触诊到。腓骨短肌收缩时,其肌腱可在外踝和其附着的第五跖骨头之间形成弓弦状改变。

腓深神经

  • 肌支:支配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和第3腓骨肌。
  • 关节支:分布于踝关节。
  • 终末支
  • 外侧支:在趾短伸肌深面,支配海短伸肌、趾短伸肌、骨间背侧肌及附近小关节;
  • 内侧支:沿足背动脉外侧行向前至第1跖骨间隙,分布于第1、2趾之间相邻背面皮肤。
  • 功能:腓深神经支配肌肉群的主要功能为足背伸和趾背伸。
  • 查体
  • 胫骨前肌(L4 ~ S1 )查体:足部背屈时可见此肌肉收缩。检查时足跖需保持放松状态,因为足趾伸肌收缩可以代偿足背屈作用。
  • 踇长伸肌(L5 )查体:嘱患者背伸足趾对抗阻力。当踇长伸肌收缩时,其肌腱易于在第一趾近端形成弓弦状改变。
  • 趾短伸肌(L5 、S1 )查体:在足趾背伸时观察并触及其收缩。


其他分支

  • 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在腘窝部行走时分出(进入腓骨肌管之前),并与腓肠内侧皮神经(来自胫神经)合并为腓肠神经,在小腿后外侧皮下走行,支配小腿后外侧的感觉。
  • 关节返支:关节返支支配胫腓上关节和膝关节外下部分的感觉,部分人群关节返支支配或参与支配胫骨前肌的运动。

常见损伤(卡压)部位

腓骨肌管(A)

腓骨肌管由腓骨颈与腓骨长肌近端及周围的筋膜组成。此处较为表浅,下方有腓骨颈呈嵴状突起,腓总神经从此穿行时跨过腓骨颈,又被上方腓骨长肌及筋膜束缚,如果某种致病因素很容易导致腓总神经损伤。

  • 原因

  • 局部压迫:如骨折脱位,不适当的石膏或夹板固定等。

  • 缺血:可由止血带或其他原因的长时间缺血引起。

  • 牵拉伤:如踝关节内翻扭伤时对腓骨长短肌的牵拉,可能损伤腓总神经等。

  • 撞击伤:腓总神经在腓骨肌管处行走表浅,该神经的深面为腓骨颈(此处呈嵴状突起),外力的作用下腓总神经无躲避空间,容易直接损伤到该神经,或局部软组织损伤形成的血肿在腓骨肌管内压迫腓总神经。

  • 不适当的运动:如长时间的深蹲,膝关节反复过度屈曲造成股二头肌和腓骨长肌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反复挤压腓总神经,造成腓总神经受压水肿。

  • 临床表现:神经损伤程度不等而出现症状与体征不同。小腿外侧疼痛不适和足背麻木,足背伸无力。严重者小腿伸肌萎缩,患足呈下垂内翻状,不能外展、外翻。足和足趾不能背屈,步行时需高举患足。足背及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腓骨小头下缘按压阳性,足(趾)背伸肌力下降。

  • 治疗定点:紧贴腓骨小头下缘。

腓浅神经穿出筋膜处(B)

在小腿外侧中下1/3处,腓浅神经浅出固有筋膜至浅筋膜与皮下脂肪层下行,在穿出固有筋膜处易被卡压。此段该神经走行较为表浅,如果某种致病因素很容易导致腓浅神经损伤。

  • 病因

  • 局部压迫:如骨折脱位,不适当的石膏或夹板固定等。

  • 缺血:可由止血带或裤管卷起至踝关节上方,或见小腿部肌肉的异常紧张造成小腿固有筋膜收缩,从中穿出的腓浅神经长时间受压缺血。

  • 外伤:损伤皮下走行表浅的腓浅神经纤维。

  • 疤痕:小腿外侧下1/3段的瘢痕组织的影响等。

  • 临床表现:足背麻木刺痛不适,严重者足背部皮肤感觉障碍。小腿外侧中下1/3交界处腓浅神经穿筋膜处按压阳性,足(趾)背伸肌力正常。

  • 治疗定位:小腿外侧中下1/3交界处、腓骨前缘。

腓总神经张力评估

方法

患者仰卧位,脊柱处于中立位置,膝关节完全伸直,髋关节屈曲并内收。当患者出现下肢神经症状后,缓慢地将患侧腿放下直至神经症状缓解位置并保持。接着跖屈、内翻踝关节或屈曲颈椎尝试诱发神经症状。

目的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腓总神经病变相关的神经学症状。

阳性结果

患者踝关节跖屈、内翻或颈椎屈曲时神经症状再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