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胡辣汤:舌尖上的中原传奇
【文化中国行】胡辣汤:舌尖上的中原传奇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有一碗汤,以其独特的风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无数食客心中的温暖记忆,那就是——胡辣汤。胡辣汤是河南饮食的第一张名片,2021年,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其地位。
清晨六七点的逍遥镇是热闹而有序的,随意走进一家早餐店,一股热浪夹杂着复杂的香辛料味构成的人间烟火气扑鼻而来。店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大家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欢笑声不绝于耳。
国家级非遗项目胡辣汤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高群生告诉记者:“烧制胡辣汤是先洗面筋,面筋都是本地的高筋粉,汤一般都是用槐山羊熬高汤,要熬制四五个小时。做好胡辣汤,食材得好。”
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是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回、汉人民之间长期传承的羹汤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原料考究,面筋、粉条、黄花菜、熟牛羊肉和香油均为当地优质特产,所用调料为天然中药材,久闻不厌、口感丰富、入口绵辣、肉质鲜嫩、面筋爽滑、汤味鲜美、滋味醇厚、回味隽永。2009年6月,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主任科员童全盛说:“西华县胡辣汤技艺是国家级项目,我们这里有省级传承人两个,杨凤花老师和高群生老师;市级传承人两个;县级传承人有六个。胡辣汤技艺在西华县的群众基础是非常广的,店也非常多,各家有各自的风味儿。”
逍遥镇内沙河颍河穿城而过,催生了逍遥镇的繁荣,也使胡辣汤随河东流,名扬四海。随着逍遥胡辣汤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围绕胡辣汤这一品牌孕育了老杨家、胡三姐等汤料加工企业,研制开发了八大系列、四十六个品种的调料胡辣汤料,胡辣汤料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宾朋的特色礼品。
西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主任科员童全盛告诉记者:“现在我县从事胡辣汤产业的有五万多户,直接从事胡辣汤产业人员大约有十万多人,间接从事胡辣汤产业像种植、养殖、小麦生产之类的大约有三十万人,年产值增加四十五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