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深度解读与个人感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深度解读与个人感悟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6739943_121118915/?pvid=000115_3w_a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第六十四章,通过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易于把握,事情尚无迹象时易于图谋;事物脆弱时易于破除,事物微细时易于化解。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要在动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到位。合抱的参天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长成的;九层的巍峨楼台,是从堆积土块开始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走出来的。任意妄为将会招致失败,执着强求将会使希望落空。因此,圣人无所作为,也就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就不会使希望落空。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即将成功时失败。如果在最后阶段,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也就不会失败了。因此,圣人想要的就是没有欲望,不重视那些稀有的珍宝;想学的就是没有知识,来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此助成万物自己如此的状态,而不妄加干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