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被克扣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者被克扣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者被克扣工资时,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具体规定及相关要点如下: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劳动者还在职,随时可以就克扣工资问题申请仲裁。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例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要在一年内申请仲裁主张被克扣的工资,超过该期限,若不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的法定事由,仲裁机构可能会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不予受理。
另外,仲裁时效可能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者应注意在时效内及时主张自身权益。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具体来说,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仲裁时效的计算:
(一)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仲裁时效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应注意仲裁时效问题,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的书写要求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的书写有以下要求:
(一)首部。需写明申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同时要注明联系方式。
(二)正文。首先,明确仲裁请求,即申诉人请求仲裁机构予以裁决的具体事项,要具体、明确、合法合理。例如请求支付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等。其次,陈述事实和理由,应客观、真实地阐述劳动争议发生的经过、双方争议的焦点等,说明申诉人提出仲裁请求的依据。
(三)尾部。要写明申诉书提交的仲裁机构名称,申诉人需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申诉日期。
此外,申诉书应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所陈述的事实要有相应证据支持,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必要时可在申诉书中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等情况。书写时应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排版,确保申诉书整洁、规范。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