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教你如何自测肉痣变化风险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教你如何自测肉痣变化风险
肉痣是常见的皮肤良性病变,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何判断一颗痣是否可能存在风险?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专家推荐使用ABCDE自测法则,帮助大家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什么是肉痣?
肉痣,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一种由痣细胞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它通常表现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增生物,颜色多样,包括肤色、浅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肉痣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也可能出现在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ABCDE自测法则
专家推荐使用ABCDE法则来初步判断痣的风险:
A(Asymmetry)不对称性:将痣一分为二,如果两半不对称,需要警惕。
B(Border)边界:良性痣的边界清晰且规则,如果边界模糊、不规则或有缺口,可能是风险信号。
C(Color)颜色:良性痣的颜色均匀,如果颜色不均匀,出现多种颜色(如黑色、褐色、蓝色、粉色等),需要关注。
D(Diameter)直径:直径大于6毫米的痣需要特别注意,但也要留意虽然小于6毫米但有其他异常特征的痣。
E(Evolution)变化:痣的大小、形状、颜色或高度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或出现瘙痒、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特殊部位需警惕
某些部位的痣需要特别关注:
四肢末端及粘膜部位:如手指、脚趾、口腔粘膜等处的痣,这些部位的痣容易被忽视,但风险较高。
易摩擦部位:如腰带处、内衣摩擦处的痣,长期摩擦可能刺激痣发生恶变。
面部:面部痣由于长期暴露在外,受紫外线照射,也需要定期检查。
专业建议
定期自检:每月进行一次全身皮肤检查,重点关注上述特征的痣。
避免刺激:不要随意抠痣或使用腐蚀性药水点痣,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及时就医:如果发现可疑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查或活检。
防晒:日常做好防晒工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有助于预防痣的异常变化。
常见误区
不要自行用药水点痣:这种方法无法精确控制药水的渗透深度,可能导致炎症或损伤,复发率也较高。
不要随意激光祛痣:特别是对于直径大于2毫米、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的痣,应选择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可能。
记住,虽然大多数肉痣是良性的,但定期检查和及时就医是预防皮肤癌的关键。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