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第六飞IFT-6不可忽视的细节
星舰第六飞IFT-6不可忽视的细节
SpaceX的星舰第六次飞行(Starship Test Flight 6,简称IFT-6)虽然未能上演令人期待的“筷子夹火箭”回收场景,但此次飞行依然亮点纷呈,展现了星舰在技术上的诸多突破和创新。从起飞质量的优化到首次太空点火,从高精度着陆到有效载荷的搭载,IFT-6为星舰项目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星舰S31的技术突破
此次飞行的主角之一是星舰S31,其起飞质量达到1319.5吨,包括1200吨推进剂和119.5吨干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的星舰相比,S31减重约500公斤。为了测试S31的再入极限,测试团队移除了2100块隔热片,包括前后襟翼之间的8列隔热片。星舰通常贴有18000块隔热片,标准款每块重381克。这次移除2100块,粗略估算应减少800公斤。但多个信息源给出的是减少500公斤。推测应该是移除的2100块,并不是尺寸和质量都相同的隔热片。
B13助推器的惊人推力
作为星舰第六飞的第一级(又称助推器),B13箭高71米,直径9米,干质量275吨,推进剂最大加载量3400吨,全功率起飞推力可达7590吨力。SpaceX直播解说称7500吨推力,并且给出更形象的对比图:星舰起飞推力相当于66架波音747客机的推力总和。横向对比更震撼:星舰起飞推力轻松超过苏联N1火箭4600吨力,是美国SLS的1.9倍、土星五号两倍、中国长征五号7倍。
首次太空点火与有效载荷测试
在此次飞行中,S31首次尝试并成功太空点火,标志着星舰首次搭载有效载荷。此次搭载的“有效载荷”是一根香蕉,这是来自SpaceX内部工作人员的提议,意在为首次有效载荷测试增加趣味性。这种载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卫星或科学仪器,很符合SpaceX一贯的文化特色。与SpaceX历史上的其他著名载荷(比如猎鹰1号的奶酪、重鹰首飞时特斯拉轿跑)进行比较,这是一次有趣且低调的技术验证。香蕉虽小,但它标志着星舰首次搭载有效载荷,这对测试货舱的密封性、热保护系统以及振动影响具有重要价值,此次飞行数据还会为未来大规模载荷(如卫星、探测器、机器人、宇航员)的搭载提供参考。
高精度着陆能力的验证
此次测试重点之一是验证S31厘米级的高精度着陆能力。这一目标远高于星舰第五飞S30达到10米级的着陆精度。测试团队希望通过实测S31精准软着陆,进一步验证星舰高精度着陆能力,为第二代星舰尽早尝试原位捕获回收做准备。
未来展望
尽管星舰暂时没有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能力和计划,但随着技术成熟和任务拓展,未来几年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作为2030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替代者,成为美国商业空间站的最佳选项。毕竟,目前开发中的各商业空间站(如公理号、轨道礁),与星舰版空间站相比,既不靠谱,更无优势。一旦星舰成熟运营,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星舰大航天时代,不会独揽一切太空运输,但会掌控跨星际交通。
未来四年,川马二人都有强烈意愿希望在川普2.0时代实现一些里程碑式创举。地球人将有机会目睹星舰大航天时代的提前到来:2025年星舰捕获回收、两地高频发射、舰对舰在轨加油;2026年无载人登月演示、首次载人登月、首批星舰搭载机器人飞向火星;2027年开启航班化天地往返运输、重新定义阿尔忒弥斯任务、全面取代SLS+猎户座飞船;2028年首批先遣宇航员飞往红色星球,火星航班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