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与黄浦区联手启动“小松鼠”项目,构建多动症儿童社会支持体系
复旦大学与黄浦区联手启动“小松鼠”项目,构建多动症儿童社会支持体系
6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与黄浦区合作启动“小松鼠”项目,旨在为多动症儿童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该项目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黄浦区民政局合作建设,复旦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筹)作为承办主体,上海太禾行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提供捐赠支持。
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黄浦区副区长王槐等领导出席活动。陈志敏副校长致欢迎词,王槐副区长致辞并为“小松鼠”项目执行主任、项目顾问颁发聘书。项目捐赠方华测导航高级副总裁杨云致辞并接受陈志敏副校长颁发的捐赠证书。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黄浦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翼菁,上海太禾行企业发展合伙企业高级副总裁杨云代表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构建多动症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复旦+黄浦”模式,致力完善特殊需要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刘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分别为项目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李晓茹作“小松鼠”项目情况介绍,该项目由复旦大学和黄浦区人民政府指导,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黄浦区民政局合作建设,复旦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筹)作为承办主体,上海太禾行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提供捐赠支持。目前项目团队已经开展“伴随抑郁症状的ADHD儿童青少年的干预策略研究”“基于亲子互动指导的儿童多动症干预研究”“ADHD儿童创造力与潜能研究”“ADHD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国际经验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启动仪式上,“促进ADHD儿童课堂适应、校园适应的实践研究”“促进ADHD儿童社会融入的实践研究”“A妈成长课程体系研究”“服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社会机构服务家校社的合作机制研究”等第一批5项开放式合作研究课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多动症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项目启动仪式后举行。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名誉院长赵旭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发展障碍研究中心主任邓赐平教授,东芬兰大学社工学院陈虹霖教授,上海ELG学建联合创始人、总监安德鲁先生先后作主题报告。会场外,还集中展示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黄浦区及各街道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方面18个典型案例。
上海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黄浦区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各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黄浦区社区儿童福利工作者、爱心志愿者等30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小松鼠”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