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男子每天大便两三次,确诊胰腺癌!3种异常或是身体“警报”
55岁男子每天大便两三次,确诊胰腺癌!3种异常或是身体“警报”
55岁的王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公司白领,平时几乎烟酒不离身。半年前,他发现自己偶尔会腹泻,特别是在吃完油腻食物后,还伴随着腹部的不适。由于工作忙碌,他没有太在意,只是自行购买了一些止泻药。然而,几个月后,王先生发现腹泻症状持续不断,从每天一次逐渐变成每天两三次,大便越来越稀,排便量多且臭味重,粪便表面还蒙着一层油亮亮的东西,颜色也比以往浅很多。直到最近,腹泻的问题困扰着他,尤其在吃完饭后,立马觉得腹痛难忍,着急上厕所。
胰腺癌晚期为何频频腹泻?
胰腺癌患者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由于肿瘤细胞的入侵,使胰腺外分泌细胞遭到破坏,胰液分泌不足,或当肿瘤增大逐渐对胰管造成压迫甚至坏死,使胰液不能正常流出,都会导致肠道中缺少含有各种消化酶的胰液,营养物质不能被分解消化,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反复腹泻,粪便表面常夹杂着脂肪类物质是其典型特征。
胰腺肿瘤对胆总管的压迫也是造成腹泻的重要原因。胆汁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消化液,富含胆酸,具有消化脂肪的作用。它经由肝细胞的合成,储存在胆囊中,再由胆总管负责将其输送至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而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三者相交于肝胰壶腹部,也就是说,当胰腺出现占位性病变,尤其是胰头癌,就会对胆总管造成压迫,影响胆汁的排泄,导致肠道脂质代谢异常,引起腹泻和脂肪泻。此外,长期反复腹泻还会对肠道产生不良刺激,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不仅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进一步加重腹泻。
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患者不仅会出现便次与便质的改变,更应该注意粪便的特点。胰腺癌患者的粪便多表现为脂肪便、粪便色浅,甚或黑便。我们在上文提到,胰腺肿物对胆总管或胰管造成压迫时,导致胰液及胆汁的疏泄异常,摄入的脂肪不能及时消化,都会造成脂肪样便。同时,正常的粪便中由于含有黄色的胆红素,呈现出明显的黄褐色。由于胆管的压迫,造成胆汁淤积及梗阻性黄疸,使胆汁不能排入肠道与粪便混合,就会导致粪便颜色变浅、发白,甚至呈陶土色。而黑便则是由于胰腺肿瘤侵犯十二指肠,造成消化道出血,铁离子被消化液氧化成黑色的亚铁离子,与粪便混合,使粪便呈现黑色或柏油色。
仅仅只有腹泻这一个症状确实看起来和胰腺癌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但如果腹泻持续存在,同时还伴随腹痛、黄疸、腹部肿块等异常表现,应该警惕了,或许是胰腺在向你发出“警报”。
胰腺癌来临时,除大便外,身体还会有3种异常“警报”
胰腺癌早期症状多隐匿,不易察觉,随着病情的进展,身体的症状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为表现为腹痛、黄疸及进行性消瘦等。
- 1. 腹痛
腹痛多为胰腺癌的首发症状,这是由于瘤体对胰管的压迫,管内压升高,胰腺的自身消化作用使胰液外溢,胰液中的消化酶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此时多表现为上腹部的隐痛或钝痛,位置不固定,常不易察觉。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体积增大对周围的神经造成压迫,就会出现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疼痛,向后背放射,多数患者难以忍受,这也标志着病情进入了中晚期。
2. 黄疸
黄疸也是胰腺癌常见症状之一。我们在上文提到,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会对胆总管造成压迫,导致胆汁不能顺畅流入肠道,却在体内淤积,粪便中没有足够的胆红素转化为粪胆素,而皮肤及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却浓度异常升高,最终随尿液排出,此时患者表现为典型的目睛、皮肤黄染,尿色深如浓茶,大便白如陶土。此外,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还会对神经末梢造成刺激,患者还会伴有皮肤瘙痒的表现。3. 进行性消瘦
进行性消瘦是胰腺癌的特征性表现。胰腺癌作为“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高,发病快速,肿瘤细胞的快速增大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出现恶病质,患者常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明显,伴有乏力、厌食等表现。由于胰腺癌对胆管和胰管造成压迫,使胰液、胆汁等不能进入肠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缺少消化酶及胆酸的消化分解,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不足,造成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快体重的下降。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腹泻、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的时候,应该重视起来,很有可能是胰腺癌“找上了门”,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治病不如防病,除了早期发现外,早期预防也很重要,那么,哪类人群应该做到及早预防呢?
哪类人群易被胰腺癌盯上?
数据显示,胰腺癌总体生存率不超过5%,当身体出现腹痛、黄疸的表现时,往往提示着病情近入中晚期。因此,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患于未然。
胰腺癌有一定的遗传概率。研究显示,胰腺癌、胰腺炎患者的直系亲属,其患癌的概率会增加40%,部分患者体内携带的基因突变会使他们更容易患上该病,造成健康威胁。建议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应格外重视,养成按时体检的习惯,将胰腺癌“扼杀”在摇篮里。
长期吸烟也是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吸烟与胰腺癌发病呈现正相关。可能是由于烟草中含有的焦油含有大量的苯、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通过肺泡的物质交换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坏进入胰腺,造成胰腺细胞的基因突变,发挥致癌作用。吸烟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是胰腺癌,还会导致身体产生各种危害,戒烟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方式。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喝咖啡、长期酗酒等也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由于咖啡中的成分及酒精都会对胰腺造成刺激,损伤胰腺造成胰腺炎。反复的炎症还会浸润周围组织,造成不可逆的细胞伤害,甚至癌变。酒精还会升高胆汁酸及胰酶含量,激活胰溶解酶,诱发胰腺癌。而低脂高纤维饮食习惯能显著降低对胰腺的伤害,新鲜蔬果中的微量元素还可对抗氧自由基,发挥抗癌功效。
一些胰腺的慢性损害性疾病,除了刚刚提到的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也会增加罹患胰腺癌的风险。这是由于长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不稳定,对胰腺产生刺激,造成胰腺功能造成破坏,造成癌变,并且长期高血糖环境还会促进癌细胞生长,使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概率大大升高。也就是说,预防相关基础疾病对控制胰腺癌的发作很有必要。
我们借着王先生的例子,了解了胰腺癌常见的症状表现及诱因。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早期不常出现典型症状,患者表现出腹泻、腹痛、黄疸、消瘦等迹象,很有可能是胰腺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总而言之,早期预防及早期发现对本病很有必要,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治疗,很有可能错过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5):1006-1030.
[2]. 沈珊珊,李洪祯,余媛媛.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5):1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