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容易混淆的皮肤病,你未必能分清
那些容易混淆的皮肤病,你未必能分清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皮肤出了问题,自己琢磨着用了些药,可这皮肤病就是不见好,反而还越来越严重了?
其实啊,这很可能是把皮肤病搞混了!
好多皮肤病看起来真的很像,就像双胞胎似的,普通人真的分辨不出来,但是它们的危害和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几种容易混淆的皮肤病。
银屑病 VS 脂溢性皮炎
相似点:二者都可出现红斑、鳞屑。
银屑病:典型表现是边界清晰的红斑,其上覆盖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等,红斑上的鳞屑一般较薄、呈油腻性,通常没有银屑病那样典型的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混淆原因:
在发病初期,仅根据外观,尤其是当脂溢性皮炎病情稍重,红斑较明显时,可能被误诊为银屑病;而银屑病若鳞屑不典型或病情较轻,也可能被误判为脂溢性皮炎。
寻常痤疮 VS 玫瑰痤疮
相似点:都有面部丘疹、脓疱等表现。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可出现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皮损类型,皮疹可分布于面部、颈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
玫瑰痤疮:主要发生在面中部,以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特点,患者往往有皮肤敏感症状,如灼热、刺痛等。
混淆原因:
青春期后的痤疮和玫瑰痤疮在丘疹、脓疱阶段外观可能相似,尤其是没有注意到玫瑰痤疮特有的面中部对称性红斑和皮肤敏感表现时,容易混淆。
体癣 VS 湿疹
相似点:都可引起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体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皮疹一般呈环状或多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边界较清晰,中央有自愈倾向。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形态多样,可对称分布,边界通常不如体癣清晰,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皮肤粗糙、肥厚。
混淆原因:
当体癣的环状特征不明显,或者湿疹因搔抓等原因出现类似体癣的边界情况时,容易混淆。
比如,发生在四肢的湿疹,若皮疹呈片状,边缘因搔抓有小丘疹,可能被误诊为体癣;而体癣若没有典型的环状外观,也可能被当作湿疹来治疗。
扁平疣 VS 汗管瘤
相似点:二者都表现为皮肤色或淡褐色的小丘疹。
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多发生在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皮疹为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数目可较多,可因搔抓呈线状排列。
汗管瘤:好发于眼睑周围,也可出现在额部、两颊等部位,是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皮疹为粟粒大小、多发性、淡褐色丘疹,稍高于皮肤表面,质地较硬。
混淆原因:
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皮疹外观有相似性,尤其是当扁平疣出现在眼睑附近,或者汗管瘤在面部其他部位且皮疹较小时,仅通过肉眼观察可能误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