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一公里,安宁疗护如何打破“成本困境”?
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一公里,安宁疗护如何打破“成本困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安宁疗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其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安宁疗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成本困境"。本文将探讨安宁疗护服务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当安宁疗护的需求逐渐显现,
越来越多人关注生命“最后一公里”
的尊严以及善终,
安宁疗护的卡点在哪里,
又该如何解决?
日前,市民进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强化安宁疗护政策支持 打造“老龄友好”幸福广州的提案》,剖析安宁疗护服务开展痛点,并探寻安宁疗护突破口。
2023年,广州成为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市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印发工作方案,出台工作指引和业务规范,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数量逐步增加。提案也指出,安宁疗护仍面对价格体系和支付制度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安宁疗护有需求但理念普及不足等挑战,必须破解这些难题。
针对上述普遍性的挑战,提案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行业之问:安宁疗护为什么会“入不敷出”?
理念的科普、管理机制的细化,对一个新生概念的发展十分重要。但要推动安宁疗护的落地,首先要打破一线行动者的执行瓶颈。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生命尊严的“最后一公里”,关注善终,而安宁疗护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其服务需求日益显现。但是,一线行动者却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安宁疗护一直在面对“入不敷出”的“成本困境”。
广州日报资料图。由AI生成
市民进在提案中提出,由于价格体系和支付制度不完善,大多安宁疗护业务是亏损状态。以可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海珠区沙园社区服务中心为例,此中心可申请按床日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医疗保险基金按床日付费,结算标准400元/天/人,但该院安宁疗护床位成本为550元/天/人,亏损150元/天/人。
此外,安宁疗护需要的不仅是采取止疼痛、助睡眠、防呕吐等改善症状的医疗措施,也需要舒适度护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内容,然而,后者没有纳入收费项目,缺乏收费标准。据悉,除了部分机构创新探索以扶持资金购买社会服务外,大多安宁疗护人文关怀靠志愿服务支撑,较难持续。
而价格体系和支付制度的模糊,某种程度也是因为安宁疗护处于起步阶段,安宁疗护理念尚未在社会乃至专业领域获得普及推广和专业认识。除了群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不高,医科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安宁疗护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多数机构由医护人员兼职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缺少系统性支持。
破题之道:完善价格体系和支付制度
针对安宁疗护发展的现实瓶颈,市民进在提案中建议完善价格体系和支付制度。
实际上,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已在这方面开展探索。2024年以来,温州、嘉兴等城市均已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支付标准探索。其中,嘉兴市启动了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的探索,ADRG病组为RF1(恶性增生性疾患终末期治疗)、RW2(恶性增生性疾患维持性治疗)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标准,市、县级安宁疗护中心为650元/天,安宁疗护病区为500元/天,安宁疗护病房为350元/天。
而温州市则明确了非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标准。在温州,当地鼓励试点单位中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点探索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非医疗服务项目,对非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可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自主确定。通过这一举措,非医疗服务不再处于既受约束又难以计价的两难境地,价值被认可。
市民进提出,可以借鉴温州、嘉兴等城市探索实践,合理评估并制定安宁疗护的床日付费医保结算标准,保障安宁疗护诊疗需求;鼓励机构完善服务收费标准,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可以自主确定收费。
广州荔湾区,“百医护老”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体检。资料图,图文无关
此外,市民进建议由市卫生健康委及有关部门牵头,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安宁疗护专项研究,完善安宁疗护学科理论体系,搭建安宁疗护人才培训体系,增设安宁疗护师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协同市民族宗教局,为有特殊愿望、宗教信仰、地域风俗的患者提供满足不同精神慰藉需求的服务。
在普及推广方面,市民进建议通过完善立法等形式探索开展生前预嘱,探索多种安宁疗护模式,完善安宁疗护管理机制,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健康课程,纳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选修课程;相关部门将安宁疗护纳入社区老年健康宣传服务,规范医疗机构引导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接受安宁疗护服务。
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