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为什么护眼?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首次解读系统原理
激光电视为什么护眼?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首次解读系统原理
激光电视为什么护眼?9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在第二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首次从原理上做了系统解读。
许祖彦院士表示:第一,从成像原理来看,激光显示采用反射成像方式,人眼接收到的光线非常柔和,同时像素之间无边缘效应,可以实现全像素发光,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内光强,长时间观看不易引起人眼视觉疲劳。第二,激光电视的亮度适中,300-400尼特之间,位于人眼最佳视觉感知线性区,观看舒适的同时又可展现出高色饱和度和细腻的色彩变化。
而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的眼科专家团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的一组对比评测结果则表明,激光电视视觉舒适度好,更有利于保护眼部的健康。许院士本次解读则更系统完整地阐释了激光护眼原理。
许祖彦说,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三大特点,以激光为光源的激光显示代表了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走向人眼视觉分辨极限,实现超高清、大色域、大颜色数的高保真视频图像再现,是唯一全面满足超高清显示国际标准BT.2020的显示技术,下一代显示产业的主流就是激光显示。
激光显示产业呈现百花齐放 参与者越来越多
经过多年的发展,激光显示产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显示产业吸引来自全球的企业参与,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从激光器的应用来看,德州仪器的DLP技术从2K到4K到8K方案的升级,在汽车、抬头显示、穿戴设备多种场景应。长虹作为最早的激光显示企业技术,推动了激光电视的三色光源、屏幕发声和新形态产品上的技术进步,推出了具有触摸功能的激光电视。海信也在积极布局,2021年将量产卷曲屏激光电视,推出8K激光电视和10000流明以上的商业激光电视。
从玩家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三星不久前正式发布了两款不同配置的4K激光投影产品,并将在美国、欧洲和韩国本土市场发售。LG激光电视产品线全面扩容,并加大线上推广力度,爱普生也在激光电视上发力。索尼近日针对中国高端影音市场推出一款4K激光显示新品。
从市场需求来看,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激光电视2015年到2020年复合增长率213.8%,今年1-7月在中国彩电市场整体零售市场同比下降9%的情况下,激光电视销量同比增长了77.5%。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正增长。
目前,激光电视拥有20家整机企业和超过100家上下游产业链参与。激光电视已从小众走向大众激光电视,大屏幕电视的旺盛需求而生逢其时。
激光电视为何前景无限?
激光电视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和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有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表示,激光显示不仅画质好,同时还具有健康、护眼,高观赏性的突破优势。第一,从成像原理来看,激光显示采用反射成像方式,人眼接受到的光线非常柔和,同时像素之间的无边缘效应,可以实现全像素发光,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内强,长时间观看不易引起人眼视觉疲劳;第二,激光电视的亮度,300-400尼特之间,位于人眼最佳视觉感知线性区,观看舒适和同时又可展现出高色饱和度和细腻的色彩变化。
另外,激光电视相比液晶电视的成本低,整机企业有更多掌控自有技术的能力。一直在激光显示赛道上持续发力的长虹,长虹董事长赵勇认为,之所以决定将激光电视作为长虹一个战略性项目加以推进,有四个因素。
第一,激光电视相对于其他平板显示技术,它们的尺寸增长,往往伴随着成本的指数性的增长,而激光电视尺寸和成本之间没有那么高的关联度,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尺寸显示。
第二,以激光器作为光源,不仅解决了传统投影电视光源寿命低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更高效率。激光显示本质上是一种主动发光的技术,因此在色彩表现力上相对被动发光的液晶显示技术具有先天的优势。
第三,激光显示最核心的两个器件半导体激光器、显示芯片都基于半导体,这两个核心器件无论是在成本还是性能方面,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除了半导体激光器、成像芯片外,激光电视包含的光机、镜头、屏幕等技术,彩电企业都能够自行掌握,或者进行深度合作。整机企业对整体成本的控制能力也优于其他显示技术。
无论是全色激光还是卷曲屏、屏幕发声产品,激光电视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随着技术进步,激光电视尺寸大大丰富,还会覆盖从小显示到大显示的各种应用,有着更为远大的未来。
创新推动未来
未来,激光显示的发展之路在哪?周厚健认为是创新,他表示,激光电视是8K显示的最佳技术载体。明年将会推出8K激光电视和10000流明以上商用激光电视,并量产卷曲屏幕激光电视。
除了在电视领域,激光显示在立体显示中最有潜力,从AR、VR、车载显示等开始,最终实现三维全息显示。“大家可以想象5G、AI空间显示一旦结合,新的虚拟电视内容将会大量出现,空间皆显示的场景 将会彻底颠覆我们的认知。”周厚健称。
更多趋势表明,激光电视作为未来“空间就是显示”的承载者,会让显示发挥无限的想象空间。
目前,激光电视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来,作为激光产业坚定的推动者,海信将在5年内共享1000项专利,并向行业开放协作,包括激光引擎在内的技术产品,通过共享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加快推进激光电视产业的发展。海信还将在青岛启动激光电视生产线扩产计划,明年产能将翻番,同时在海外投产激光电视。
未来,在显示技术创新的赛道上,激光显示产业发展之路将越走越远。
本文原文来自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