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怎么才能快速排出体内的尿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怎么才能快速排出体内的尿酸?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8/17/3378815_1135255138.shtml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尿酸血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那么,当发现尿酸高,怎么才能把尿酸排出去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怎么让尿酸减少生成,如果促进尿酸平稳的排泄,达到预防痛风及合并症的目的?

在深入探讨如何有效调控尿酸水平之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理解尿酸的生成机制及其排泄途径。

人体内的尿酸就像是一个被精细调控的水池,而在这个水池的上下两端,各自安装了两个“调节阀”。上方的“调节阀”持续不断地向水池中注入尿酸,这是由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嘌呤物质经过代谢转化而来的;

下方的“调节阀”则负责将尿酸从水池中排出,主要通过肾脏的过滤和肠道的排泄来实现。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方向的“调节阀”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使得水池中的尿酸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然而,当这四个“调节阀”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时,尿酸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比如,如果上方的“调节阀”开启过大,导致尿酸注入过多,或者下方的“调节阀”堵塞,使得尿酸排出不畅,甚至两种情况同时发生,那么水池中的尿酸就会迅速积累,其增长的速度与“调节阀”故障的程度紧密相关。

因此,要有效调控尿酸水平,我们就需要关注并调整这些“调节阀”的状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增加水分摄入、适当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手段,来恢复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之间的平衡。

这个比喻可能并不完全恰当,但大意如此。要解决我们体内的高尿酸,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四个“调节阀”的问题!

决定体内尿酸水平的四个“调节阀“分别是什么?

1号“调节阀”:外源性尿酸

2号“调节阀”:内源性尿酸

人体内尿酸的生成,其根源可细分为外源与内源两大类别。其中,外源性尿酸,占据总体约两成的比例,它的主要来源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摄入,食物中的嘌呤物质经过消化代谢后转化为尿酸。

而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内源性尿酸,它占据了总体约八成的比重。这部分尿酸的产生,与我们的正常生理活动息息相关,是细胞在生命周期结束后,其内部的核酸分解所产生的。此外,某些药物的影响以及剧烈运动时三磷腺苷的急剧分解,也会促使内源性尿酸的生成增加。

这两大来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体系。

3号“水龙头”:肾脏排泄

4号“水龙头”:肠道排泄

我们人体存在着一个约含1200.0mg尿酸的“尿酸池”。在这个池中,约有700.0mg的尿酸处于活跃状态,它们不断地在体内进行循环与转运。那么,这些活跃的尿酸是如何被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尿酸的平衡呢?

其实这700.0mg尿酸的排泄,主要依赖于两大途径。其中,约2/3的尿酸是通过肾脏的精密过滤作用,随着尿液一同排出体外。肾脏,这个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以其高效的过滤和重吸收功能,确保了尿酸能够顺畅地离开我们的身体。

而剩下的1/3尿酸,则选择了另一条出路——肠道。在这里,它们被肠道中的细菌所分解,并随着粪便一同被排出体外。肠道不仅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承担着排泄体内废物的重任。

通过肾脏和肠道的协同作用,人体内的尿酸得以有效地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了尿酸池的平衡与稳定。这一精妙的排泄机制,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

痛风患者的“水龙头”会出哪些问题呢?

一、尿酸生成的双重挑战

外源性尿酸的激增:当我们的餐桌被高嘌呤食物所占据,如海鲜、红肉等,体内血尿酸的浓度便会如潮水般快速上涨。这是因为食物中的嘌呤在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尿酸,从而增加了外源性尿酸的负担。

内源性尿酸的涌动:除了食物摄入,细胞内核酸的代谢也会产生尿酸。当某些酶异常或特定原因引起核酸分解加速时,内源性尿酸的产量也会随之飙升,进一步推高体内的尿酸水平。

二、尿酸排泄的重重阻碍

肾脏清除尿酸能力下降: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通道,但肾小管中负责转运尿酸的蛋白若存在先天性异常,或肾脏本身受到疾病的侵袭,都会导致尿酸排泄的减少。此外,其他代谢性疾病、药物或毒物的干扰,以及肾移植后的用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尿酸的顺利排出。

不良习惯:不喝水、剧烈运动、饮酒和含糖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在无形中削弱肾脏清除尿酸的能力,使得尿酸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

怎么快速降尿酸?

掌握尿酸平衡之道,有效降尿酸,关键在于精准调控“尿酸阀门”,即减少尿酸的生成并促进其自然排出。以下是具体策略:

一、调整饮食,严把嘌呤关

外源性尿酸占据尿酸总量的两成,通过个人饮食调整,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降低尿酸的首要步骤。这一环节,医生只能提供指导,真正执行还需靠个人自觉。值得注意的是,仅凭饮食控制并不足以全面解决痛风问题,因为内源性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同样关键。

二、药物辅助,科学降尿酸

当饮食调整无法有效降低尿酸时,药物治疗成为必要选择。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抑制尿酸合成,如非布司他、别嘌醇;另一类促进尿酸排泄,如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但需注意,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因其可能带来副作用。

三、远离酒精与果糖饮料

酒精与果糖饮料是尿酸升高的两大隐形推手。酒精不仅自身含有嘌呤,还会干扰尿酸的排泄;而果糖则能促进嘌呤合成,同时诱发代谢异常,减少尿酸排泄。因此,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两类饮品。

四、适度运动,避免剧烈

适当运动有助于尿酸排泄,并能增强心肺功能、维持体重,预防痛风并发症。但需注意,剧烈运动会导致尿酸急剧升高,因此应避免。

五、充足饮水,促进排泄

痛风患者应保证每天至少2500ml的饮水量,以促进尿酸排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也可少量饮用苏打水或淡茶水。

综上所述,快速降尿酸的秘诀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并坚持规范治疗。然而,这并非易事,需要患者具备高度的自律性。在临床上,不乏因无法坚持而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因此,痛风患者应时刻保持警惕,切勿“痛并快乐着”,以免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三个容易犯错问题

1、痛风急性期吃什么药?

面对痛风急性发作,不少患者急于求成,自行购买降尿酸药物服用,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得炎症愈发严重。其实,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首要任务是抗炎止痛,而非盲目降尿酸。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和疼痛,为患者减轻痛苦。需要注意的是,在炎症未消除之前,不宜进行降尿酸治疗,以免干扰炎症的缓解过程。

对于原本就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如果在急性发作期,可以继续服用,以保持血尿酸水平的稳定。这样可以避免血尿酸水平波动过大,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

2、痛风可以自己买药吃?

痛风治疗,并非随意买药服用那般简单。前文已述,降尿酸药物分为限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大类,而具体应使用哪种药物,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定。

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用药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应由专业医生为患者量身打造治疗方案。医生在制定治疗计划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控制,确保治疗既有效又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降尿酸药物大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时监测肝肾功能,以确保身体能够耐受药物,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3、排汗可以降尿酸吗?

有人误认为尿酸可以通过汗液大量排泄,于是采取剧烈运动或汗蒸等方式试图通过大量排汗来降低尿酸。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事实上,汗液中确实含有尿酸,但通过汗液排出的尿酸量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大量排汗后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尿液浓缩,反而使得尿酸浓度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因此,想要通过排汗来降低尿酸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适量的运动,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尿酸的平衡。如有需要,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降尿酸措施。

唐铭医生

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四川省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

★成都市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老年疼痛学会委员

专业擅长:

诊断与治疗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炎疾病,尤其擅长诊断与治疗中老年关节病,颈肩腰腿痛、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膝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及骨质疏松症等。

医生简介:

从医40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四川华西老年医学中心骨关节与疼痛中心退休专家。曾到上海第二军医大长海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曾担任三乙医院副院长,2007年作为高级专业人才被引进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大外科主任、外科病区主任、骨关节与疼痛中心主任等。对骨科、风湿免疫科、疼痛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康复治疗经验丰富,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