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佛幸福课导师开讲:在困顿的当下,如何收获幸福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佛幸福课导师开讲:在困顿的当下,如何收获幸福人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50115A05EJN00

2024年已过去,又活了一年,真是辛苦了,请对自己说一声“了不起!”

回顾过去一年上网冲浪的高频词,一面是班味儿、活人微死,一面是旷野、能量、生命力,人们在沉闷与希望中反复横跳,其实体现出的都是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放弃。

“公园20分钟”就是去除班味儿的清新剂,逢年过节“提升幸福感与仪式感的n个做法”则是抵抗麻木的解药。

关于幸福的三连问,哈佛幸福课创始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泰勒·本-沙哈尔,通过多年的心理学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最知名的著作《幸福的方法》,已在阿信家出版11年,获得5700多人打出的8.2高分。

1月17日(周五)晚19点,沙哈尔博士还将在北京进行一场线下讲座,讲述“在困境中如何应用幸福学?”。

在《幸福的方法》中,沙哈尔博士将心理学研究与积极心理学中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摸得着的幸福理论”。

他将“幸福感”细分为当下的快乐与长久的意义,在这两个维度下,划分出了四个象限。

新的一年,来与幸福导师面对面交流吧!

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看看你是哪一种

如图所示,第一象限的理想汉堡兼顾了当下利益与未来利益,即快乐与意义。但人们通常拿到的是只注意未来利益、忽略当下感受的忙碌奔波型素食汉堡,又或者是只享受短期快乐、放弃长远利益的享乐主义型垃圾汉堡。当然,还有最差的虚无主义型汉堡,当下和未来的快乐都没有,快乐不了一点!

忙碌奔波型的人总是延迟满足,觉得达到了一个众人认可的目标才能开始享受人生,但他们在实现目标后只会得到从压力与焦虑中暂时解脱的轻松感。

这种轻松不能持续,因为它伴随着负面感受而生。为了再次感受轻松,他们只能继续吃苦、奔向下一个与自己热情无关的目的地。

享乐主义型的人则完全相反,只做当下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但他们追求的其实不是快乐,只是避免了全部痛苦的快感,“纯粹”无忧无虑的快感也无法持久。

享乐主义者将努力与痛苦画等号,只会迷失在寻求一次又一次刺激的途中。

虚无主义型的人则有一种“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任何事物,沉溺于过去与幻想,在当下与未来都感受不到快乐。

从文学意义上来说,“一切事物都可以打败我”这句话当然很妙,但是当这句话成为自身长久的现实,就太过痛苦。

既要快乐又要意义,只有心流能做到

说了那么多误区,“既要又要”、兼顾快乐与意义的理想汉堡如何实现呢?

在书中,沙哈尔博士首先向读者介绍了快乐与意义究竟是什么。

他认为:快乐指的是一种整体积极的心态。快乐的人经常被积极情绪推动,比如欢乐与爱,而很少被愤怒或内疚所控制。

意义则跟目标感有关,但绝不是基于外在原因(社会标准、他人期待)而存在。

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的,为了实现自我存在。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也被称为使命感。

获得目标感的最好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

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不是结局,它会帮助我们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不是带来无尽的痛苦与困难。

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平衡当下与长远利益的关键就是“心流”(flow)

心流,指的是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去实现目标、沉浸于体验本身的状态。在心流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了巅峰表现,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先苦后甜的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的理想模式。

实现心流体验,需要一个处于合适的难度区间的目标。任务过于困难,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恐慌;过于简单,则会让人感到无聊。

在舒适区边缘,往外扩展一点点,就是我们的最佳挑战地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并享受过程中的快乐。

重启人生,从小事开始

到这里,我们开始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卷”与“躺”都不是好选项

“卷”首先意味着目标错位,不是基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只是外在动机驱使。

同时,目标的难度与任务的强度都超过了自身可承受范围,带来的是焦虑、恐慌与痛苦。

“躺”则是逃避挑战、放弃寻找使命感,在日复一日的无聊中,我们也感受不到幸福。

跳出“卷躺二象性”并非易事,对于打工人来说,看到“使命感”3个字只想逃。

但是,不必恐慌,沙哈尔博士在书中每一章都附带一个小练习,用最简单的、可以直接操作的方法帮助你从纷乱的生活暂停下来,获得平静,从而有心力去整理现有的生活、厘清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要给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更大的调整,书中也提供了一个MPS模式辅助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MPS模式,指的是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

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

要注意顺序,然后找出答案中的交集,符合交集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忙碌奔波型”的人总是活在未来,无法享受当下,反而让对未来的担忧笼罩了一切。

“享乐主义型”的人只关心眼前,却失去可以指引自己人生的方向。

“虚无主义型”的人则活在过去,失去对现在和未来的把握。

《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想要拥有幸福、永远有更加幸福的可能,我们要“活在当下”,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内心感受,比如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成就感、淋浴时水流冲到头顶的舒适、与亲友相处的轻松、学习新知识的新鲜和满足……

所有能令我们愉悦和专注的“当下”,都可以汇聚成一个让我们充满希望、意义与快乐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