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到成都的磁悬浮高铁,时速600公里,效益太低,根本没必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到成都的磁悬浮高铁,时速600公里,效益太低,根本没必要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31UCUJ0552C2H4.html

磁悬浮高铁以其超高速度和科幻感十足的外观,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上海到成都的磁悬浮高铁规划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真的值得投入巨资建设吗?本文将从成本、效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比较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开篇先摆观点:我们需要高铁,但不能滥建高铁,一定要科学统筹,量力而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关于磁悬浮高铁的规划图。图中一共规划了3条线路,分别是:从北京到广州新高铁、从上海到成都新高铁、从北京经上海到广州新高铁。

这三条线路,分别对应现在的京广高铁、沿江高铁和沿海高铁。除了京广高铁早已全线建成,其他线路都在建设当中。

现有的线路都没有建完,就想着建设新的线路了,可见网友们的心情有多急切!

到2030年左右,沿江高铁和沿海高铁都可以建成通车,且全程设计时速都达到350公里。这就意味着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成都,坐高铁的最短时间都可以控制在8小时之内。

这样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很多网友觉得还是太慢了。在他们看来,从北京到广州要七八个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作日,这也太浪费时间了。因此,他们需要更快的高铁。

但是,现有的轮轨式高铁,最高时速也就400多公里,再往上提速已经没空间了。比如新建成的福厦高铁,未来是沿海高铁的组成部分,试验车的测试时速最高也就453公里。这还只是试验车的数据,商业运营列车绝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怎么办呢?这难不倒充满想象的中国网民。于是,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应运而生。

目前,除了上海有一条高速磁悬浮线路,其他都是中低时速的磁悬浮线路。比如,从长沙南站到长沙机场的线路,时速大概是140公里,我乘坐过一次,跟地铁没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既没有北京大兴机场线速度快,运行起来也没有那么平稳。

上海的那条磁悬浮线路,我原来想去尝试一次,但那天航班晚点了,等我赶到上海浦东机场时,磁悬浮已经停运了。这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稳定性如何,我不敢妄下结论。

要达到600公里的设计时速,必须建设新的线路。这种高速磁悬浮高铁,每公里的造价到底是多少,现在没人可以说得清楚。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平均每公里的造价大概是2个亿。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快一倍,造价肯定比现在的高铁贵得多。到底高多少呢?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国外的情况。

日本有一条长达286公里的磁悬浮高铁,共6个车站,时速可以达到500公里。总投资5.5万亿日元,这是2014年的价格,当时相当于2900亿人民币。平均每公里差不多是10亿元。如果我们的平均造价是人家的一半,每公里就是5亿元,像沿江高铁这样长度的线路,造价就是10000多亿。三条线路加起来,总造价应该在5万亿左右,相当于建设10条沿江高铁的价格。

这是什么概念呢?2023年,我国的财收大概是21.68万亿。修建3条这样的高铁,要消耗全国一年财收的四分之一。就算分20年摊销,加上利息,一年的消耗差不多就是一条沿江高铁的总投资。

最近几年,我国在铁路方面的投资稳定在8000亿左右。如果要修建这样的磁悬浮高铁,铁路方面的投资预算肯定要大幅度增加。请问一下,钱从哪里来的?如果把钱都用于修铁路了,其他方面要不要投资呢?高速公路要不要投资?航空要不要投资?水运要不要投资?城市建设、城市运营要不要投资?教育要不要投资?科技要不要投资?维护社会稳定要不要投资?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不是说我们挤不出这一笔钱,挤挤还是有的。但问题是,这么巨大的投资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呢?

我们知道,任何交通都必须形成网络,没有网络的交通方式,成本非常高,而效率非常低。为什么我们的高铁要搞四纵四横,后来又修改为八纵八横?因为没有完整的高铁网络,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为什么现在上海、武汉等城市热衷于搞空铁枢纽,将机场、高铁站、成铁站、地铁站集中在一起?还不是为了老百姓换乘方便嘛!

如果只建设三条这样的线路,也就方便了上海、广州、北京、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长沙、杭州等少数城市,其他不在沿线的城市,根本得不到好处。

举个例子。南昌不在磁悬浮高铁线路上,根本享受不到这种高速磁悬浮高铁的好处。有人可能会说,他们可以先坐高铁到长沙,再从长沙到广州,或从长沙经武汉到上海。你们想过没有?从南昌坐飞机到北京只要2个多小时,坐高铁到上海也只要2个多小时,人家犯得着这样麻烦吗?

最近几年新建的高铁,票价就已经很贵了,比如京广高铁,票价比赣深高铁便宜很多。这种时速五六百公里的磁悬浮高铁,造价是现有高铁的两三倍,票价会很便宜吗?

最近开通的高铁,比如赣深高铁,二等座平均1公里的票价大概是0.6元,1000公里大概就是600块。如果磁悬浮高铁的票价是现在的3倍,同样是1000公里,票价却要近2000块,2000公里就是3000多块。这么高昂的票价,谁愿意去坐呢?

再说了,600公里的设计时速真的很快吗?现在的喷气式飞机巡航速度可以做到八九百公里每小时,螺旋桨飞机可以做到五六百公里每小时,比磁悬浮高铁快多了。

相对来说,飞机的票价不可能有磁悬浮高铁那么贵。比如从上海到成都,平时的票价也就几百块钱,淡季的票面价甚至低于200块,比坐动车还便宜一些。节假日要贵一点,也不过1000多块钱而已,远低于磁悬浮高铁三四千块钱的票价。飞机3个多小时的航程,低至两三百块钱的票价,磁悬浮高铁与速度慢一倍,票价高十倍,要你选,你会选哪一个?

有人可能会说,飞机的运力小,高铁的运力大,其实这就是想当然。

速度与运力是成反比的。速度越快,运力越低。同样的运力,速度加快,能耗也会大幅度增加。所以,磁悬浮高铁的速度堪比螺旋桨飞机,其运力能大到哪里去呢?

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天府机场、北京大兴机场这样的机场,都可以做到一分钟起降一架飞机。上海浦东机场更是可以做到3分钟起降2架飞机。从理论上来讲,上海浦东机场每天可以起降1600个航班。按6架飞机相当于一列火车来算,至少相当于250列火车。这样的运力还小吗?如果采用宽体飞机,运力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有350公里时速的高铁,上限大概就是每天110对高铁。磁悬浮高铁的速度更快,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字。这样算起来,你还会觉得高铁的运力大吗?而且这么高昂的票价,根本不会有太多的人去乘坐,运力大不大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可能会说,磁悬浮高铁是一条线,飞机是点对点,高铁可以方便沿途的乘客。

这不假。但问题是,对于中短途的乘客来说,现有的高铁完全可以满足需求。比如说从武汉到合肥,沿江高铁建成之后,运营时间也就一个多小时。就算换成6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运营时间也要大半个小时。对于个体来说,节约这一点时间有多大的意义呢?

如果节约了时间,而不额外付出成本,这是值得的,比如武广高铁提速。武广高铁当前的运营时速大概是310公里,今年5月将全面提速,达到350公里,全程平均时速将从现在的不到300公里提升到322公里左右。从武汉到广州,最快的标杆车可以节约大概21分钟。这21分钟不需要旅客付出额外的代价,这是值得的。而且,设计时速本来就是350公里,达不到速度其实就是浪费资源。

我们的追求是什么?在不增加成本或者不大幅度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压缩通勤的时间,提高通勤的效率。如果效率只提高了50%,而成本增加了200%,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也是不可持久的。

这些年,我们经济发展很快,建设了大量的高铁、高速,赢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很多人误以为,我们可以不惜代价进行交通设施建设,花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实际上,现在很多高速公路都是亏本运营,绝大多数高铁也是亏本运营,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维持现有的高铁、高速运营都有点吃力,何况是费力不讨好地去建设磁悬浮高铁呢?

我没有进行详细地推算,但我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修建磁悬浮高铁就是投入100块,但收益只有10块,亏损90块。而运营高铁就是投入60块,收益30块,亏损30块。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而航空呢?可能就是投入30块,收益40块,还赚了10块。

目前,我们的航空不赚钱,是因为我们的航空太落后,在主要国家中属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如果航空发达,形成了规模效益,肯定是可以赚钱的。

有人可能会说,在交通领域的亏损,可以在其他领域赚回来,因为我们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问题就是,单靠区区3条磁悬浮高铁,到底能创造多大的社会效益呢?高铁、高速亏损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效益补回来,之所以能补回来,是因为高铁和高速形成了巨大的交通网络,有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而区区几条磁悬浮高铁,不说无法创造社会效益,至少是不可能大规模创造社会效益的,其社会效益是无法弥补大规模的前期投入的。

学会从经济的角度务实地思考问题,才不至于陷入好大喜功、求高求大、空想幻想的陷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