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氨气喷泉实验:原理、操作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氨气喷泉实验:原理、操作与应用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jvfYF115wD.html

氨气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一个经典的实验,通过观察喷泉的形成,可以直观地理解氨气的溶解度和相关化学反应。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实验。

实验原理

氨气(NH₃)在常温常压下具有极高的溶解度,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氨气的高溶解度,在短时间内使烧瓶内部产生较大的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现象。

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1. 使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氨气,确保烧瓶内部干燥。
  2.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预先吸入水)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
  3. 立即将烧瓶倒置,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4. 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实验现象

当水进入烧瓶后,氨气迅速溶解于水,导致烧瓶内部压强迅速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现象。同时,由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碱性溶液,酚酞试液会变为红色。

实验原理图

氨气的其他应用

  1.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HCl等气体的存在。
  2. 实验室中用氨水与铝盐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3. 配制银氨溶液,用于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

人工固氮与天然固氮

  1. 人工固氮:工业上通常采用哈伯法,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最近,希腊化学家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 Stoukides发明了一种新的合成氨方法,使用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SCY)作为固体电解质,在常压下将氢气和氮气转化为氨,转化率高达78%。

  2. 天然固氮

  • 闪电能使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每次闪电可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
  • 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含有氮酶,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进而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此外,固氮螺旋杆菌、固氮蓝藻等也能进行生物固氮。

化学方程式解释

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如下反应:
$$
NH_3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NH_4^+ + OH^-
$$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包括:$NH_4^+$、$H_2O$、$H^+$、$OH^-$、$NH_3 \cdot H_2O$。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氨气的高溶解度及其在水中的化学行为,同时也能认识到氨气在工业和自然界中的重要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