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笔下的巫山巫峡:自然奇观与人文传说的完美融合
郦道元笔下的巫山巫峡:自然奇观与人文传说的完美融合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当崩塌的时候,江水逆流一百多里,涌起几十丈高。现在滩上有石头,有的像圆形的竹器,有的像方形的竹箱,像这样的石头很多,都是崩塌的山崖所坠落的,导致湍急的水流更加汹涌,所以称之为新崩滩。那些崩塌的山崖所剩下的部分,与周围的山岭相比,仍然显得高耸突出。
在新崩滩下游十余里处,有一座大巫山,不仅三峡中没有如此雄伟的山峰,甚至可以与岷山、峨眉山相媲美,与衡山、庐山并肩而立;其两侧的群山,直插云霄,仿佛要与天上的星星争高下。这座山是神孟涂的居所。《山海经》记载:“夏后启的臣子孟涂,在巴地主持祭祀,巴人在这里诉讼,如果衣服上有血迹的人就会被抓住,这是请求活命的象征,他们居住在丹山西面的山上。”郭景纯说:“丹山在丹阳,属于巴地。”丹山西面就是巫山。此外,巫山还居住着帝女瑶姬。据宋玉所述:“瑶姬是天帝的小女儿,尚未出嫁就去世了,被封在巫山之南。她的精魂化作了草,实际上就是灵芝。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每天早晨化作云彩,傍晚化作雨露,在阳台之下,朝朝暮暮。早晨观看,果然如传说所说。因此为她建立了庙宇,称为朝云庙。”
巫峡全长一百六十里,因其山势而得名。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得快。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间飞泻;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确实有很多趣味。每逢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中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继续向东流,经过石门滩。滩的北岸有一座山,山的形状上部合拢下部敞开,东西方向有洞穴相通,是沿着江边的小路。刘备被陆逊击败后,从这里逃走,追兵非常紧迫,刘备于是烧毁铠甲断绝道路。孙桓作为陆逊的先锋,奋不顾身,斩断夔道,截断刘备的必经之路。刘备翻山越岭,历经艰险,才得以逃脱。他愤怒地说:“我以前到京城时,孙桓还是个孩子。如今他竟然能逼迫我到这种地步。”于是因愤恨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