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氢气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近年来,氢气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2009-2023年间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系统地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美国和日本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氢气通过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脑损伤(EBI)和氢气结合低温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研究背景与目的
神经保护疗法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氢分子已成为神经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氢气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时间范围从2009年到2023年,搜索关键词为“氢气”和“神经保护”。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共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采用1年为时间小段,选择标准g-index K为25,节点类型包括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
年度出版趋势
从2009年到2023年,相关研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是一个显著的拐点,年度出版物数量大幅增加。2018年和2021年达到峰值,均为13篇。预计2023年的最终数据将显示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图1:2009-2023年年度发表文章数量
国家/机构贡献
中国、美国和日本是该领域的三大研究力量,分别发表了68篇、23篇和15篇文章。第二军医大学在机构排名中位居第一,共发表13篇文章,且具有最高的中心性(0.06),表明其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图2:国家/地区聚类分析(a),机构聚类分析(b)
作者合作网络
孙学军和匈牙利的Domoki Ferenc是该领域的高产作者,均发表了6篇文章。Ohsawa I是被引用最多的作者(97次),其工作对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
表2:发表次数和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位作者和共同被引作者
关键词聚类分析
研究发现,氢气神经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和凋亡等病理机制发挥作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治疗效果、损伤、富氢盐水和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图5:共出现关键词的网络
讨论与展望
研究进展
氢气神经保护研究在过去15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发现,氢气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机制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EBI(早期脑损伤)、氢气和缺血灌注损伤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热点问题
- 缺血再灌注损伤:氢气可以通过阻断自噬减少凋亡,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氢气通过抗氧化活性在EBI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低温治疗策略:氢气结合低温治疗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实现双重保护。
未来方向
尽管氢气疗法在脑血管疾病领域展现出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帕金森病等疾病中,氢气的疗效并不明显。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最佳给药方法、适应症、剂量调整和长期治疗效果。此外,氢气结合低温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分析了氢气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缺血-再灌注损伤、EBI和氢气结合低温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这些发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