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慢病化革命:免疫细胞疗法实现生存质量与生存期双提升!
癌症慢病化革命:免疫细胞疗法实现生存质量与生存期双提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治疗理念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效,但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如今,医学界提出了"建设性治疗模式"的理念,强调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其中,免疫细胞疗法因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疗法的局限性
早在2013年,就有医学专家提出了"肿瘤的建设性治疗"这一理念,其核心是在有效灭活或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
手术是治疗癌症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大部分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后预后较高。恶性肿瘤在早期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性治疗。但是,手术有风险,造成的创伤不仅会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还可能会使癌细胞散播于血液中,增加癌症复发风险。对于非实质性的肿瘤(如白血病),或是晚期癌症、身体虚弱、恶性度大的患者等,都不推荐手术治疗。
化疗
化疗通过服用或者注射化学药物,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容易将正常细胞一同杀灭,毒副作用明显,还会出现多药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影响抗癌效果。数据显示,耐药性是造成90%化疗失败的原因,并且仍然是癌症患者实现治愈的核心限制因素。
放疗
放疗是用放射线来杀死局部肿瘤的方式。但是,敏感性差的肿瘤或乏氧的肿瘤,其放疗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某些部位的肿瘤,由于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限制,放疗的剂量和范围会受到一定限制。化疗和放疗等传统疗法缺乏区分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能力,对健康组织造成实质性毒性,这可能是其使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免疫细胞疗法的优势
发表于《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癌症的免疫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是指将免疫细胞作用于患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以在有效抗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使用活细胞作为"药物"对具有单一功能的小分子或抗体的"替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相比之下,免疫细胞治疗展现出以下5大抗癌优点:
- 细胞是动态的,可以通过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及复杂的信号通路产生一系列常规药物无法产生的反应;
- 细胞药物可以在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而大多数常规药物在给药后很快就会代谢和排泄;
- **相比放疗、化疗等手段,免疫细胞具有区分自身抗原和肿瘤抗原的能力,能够减少对健康组织造成严重毒性;
- **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记忆的能力,可以为疾病复发提供长期保护,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通用"癌症治疗方法;
- 非细胞疗法大多针对疾病的终末阶段,并未解决癌症的根本问题,而免疫细胞疗法将有望解决从自身免疫过程启动和进展的根本问题。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是将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分离,经体外扩增、培养出足够量的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回输给肿瘤患者,放大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抗肿瘤效果的治疗方法,包括特异性免疫细胞疗法和广谱性免疫细胞疗法。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能调节并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克服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传统疗法相比,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不仅可以直接消灭肿瘤,而且能调动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来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让肿瘤在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中处于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使其不再进展,具备疗效好、毒副作用低、靶向性强且具备记忆性免疫等优点。
特异性细胞治疗
以T细胞为首的特异性细胞治疗主要有3种类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TCR-T细胞和CAR-T细胞。
过继性T细胞疗法
TCR-T、CAR-T疗法:在CAR-T细胞的情况下插入嵌合抗原受体(CAR)或将在特定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CR转染到T细胞中从而产生TCR-T细胞来诱导肿瘤特异性。
TIL疗法:在培养前优先具有肿瘤特异性,因为它们是从肿瘤材料中提取的,因此在体内引发。
此外,包括γδ T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等先天性T细胞亚群,正在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点领域。Alnaggar等人曾发表的一份关于IV期胆管癌患者使用同种异体γδ T细胞治疗的病例报告表明,γδ T细胞治疗除了耐受性良好且安全外,还缩小了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大小;Exley等人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了NKT细胞产生IFNγ,其耐受性普遍良好,9例患者中有3例在中位随访63个月后没有发生进展。
广谱性细胞治疗
DC细胞疗法
树突状(DC)细胞疗法属于一种主动免疫疗法,它可以刺激患者的抗肿瘤反应。因为DC细胞是专业的抗原呈递细胞,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包括捕获、处理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和II类分子上的抗原物质并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
Kumar等人的研究表明,基于DC细胞的疫苗治疗51名难治性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前列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中位生存获益为189天(治疗组为356天,未治疗组为147天)。
NK细胞疗法
NK细胞属于一种先天免疫效应细胞,对癌症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现出相当大的细胞毒性,而无需事先致敏。NK介导的细胞毒性以TAA非依赖性MHC不受限制的方式发生,从而绕过了识别确定的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困难,同时保留了对正常细胞和恶性细胞的准确区分。
CIK细胞疗法
CIK细胞是异质的,由NK细胞、NKT细胞和T细胞组成。尽管一些细胞表达TCR,但它们的细胞毒性不受MHC限制,也不受TCR依赖。
CIK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成功。在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的CIK细胞治疗最新数据显示,225例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有67例观察到客观缓解(完全或部分缓解),其中1例肝细胞癌患者完全缓解。在大多数表现出客观反应的患者中,有效性维持了6个月以上,总体疾病控制率为58.9%。
此外,DC细胞疗法使用患者自体细胞,从外周血液中提取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增殖,并催熟其为DC细胞,向DC细胞植入负载患者肿瘤抗原信息并回输给患者,刺激自体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通常可以与CIK进行共培养以形成具备更强抗肿瘤能力的DC-CIK细胞,也在多个癌种治疗上展现出显著抗癌效果。
结语
越来越多的肿瘤专家、学者意识到,除了疗效,也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于可能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的创伤性治疗方法,应慎重考虑是否作为首选方案。
凭借显著的抗癌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优势,免疫细胞治疗有望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出发,从根源上解决肿瘤的治疗困境,并逐渐改变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得到越来越多肿瘤医师和患者的认可。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