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晏子使楚:一场智慧与勇气的外交较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晏子使楚:一场智慧与勇气的外交较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2315b47ba386.aspx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临淄有三百闾,人们张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下雨一样,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派遣。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君主,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君主。我晏婴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只好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身边的大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窃,一到了楚国就偷窃起来,难道楚国的水土会使人民善盗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文言知识

  • 其实(其实味不同):古义:它们的果实。 今义:真实情况。
  • 谓左右曰,左右,古义:近旁的人。 今义:左右表方位,概数(如:600字左右)。
  • 反取病焉,病,古义:辱。 今义:疾病,患病。
  • 齐之习辞者也,习:古义:熟练 。今义:学习。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很多谋士能臣游走于各国之间,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为其主,谋取霸业。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前548年,由于齐景公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高层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对齐实施震慑性攻击,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后来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软。

简析

《晏子使楚》是一篇散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则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全文语言简洁明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善于运用对比映衬和比喻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

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或做了不光彩的事,而遭到羞辱。

解析

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展现了晏子的智慧和外交才能,同时也讽刺了楚王的狂妄自大。故事中晏子的机智应对和巧妙反击,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展现了古代外交家的风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