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中医医院:全院血糖"虚拟病房"管理新模式
眉山市中医医院:全院血糖"虚拟病房"管理新模式
随着糖尿病患者比例逐年增高,血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亟须关注的问题。眉山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成立全院血糖管理中心,将全院的HIS与血糖管理系统相结合,布局全院28个临床科室,建立血糖管理"虚拟病房",实现了住院糖尿病患者的集中管理和精准控糖。
全院血糖"虚拟病房"管理临床实践效果及意义
为了改善临床血糖管理现状,眉山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成立全院血糖管理中心,将全院的HIS与血糖管理系统(瑞特全方位血糖智能管理系统)相结合,布局全院28个临床科室。根据各个科室的糖尿病患者情况和科室需求,设定危急值预警,强制会诊、提醒会诊,建立血糖管理"虚拟病房",实现所有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分散就诊,集中管理"。
构建了数字化血糖管理的医疗服务新业态,深度融合门诊、住院、出院、居家全场景全流程血糖管理,完成诊前、诊中、诊后场景全覆盖。快速统计显示,全院血糖虚拟病房管理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一年内住院总人数54533例,高血糖人次14695次,一年内全院高血糖比例为26.95%,高血糖平均达标时间为5.58天,且患者住院时间从原来的(15.25±4.18)天缩短至(9.49±3.11)天,糖尿病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6.67±5.12)天缩短至(11.92±3.87)天。
全院血糖"虚拟病房"管理的优势
提高血糖管理效果: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通过扫描条形码-测量血糖-数据上传-数据反馈的工作流程,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少差错;医师和护士都能够对患者血糖状况以及变化规律及时掌握,及时调整用药和改进护理措施,血糖控制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血糖达标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通过云端可监测患者血糖、用药、饮食情况,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咨询和问诊,节约了成本,同时方便患者就诊复诊,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患者血糖,增加了线上互动和会诊频率,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虚拟病房"管理,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漏注射率、非计划拔管率及堵管发生率降低。血糖管理新模式能有效地规避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提高血糖管理的效率和效力。
专家结语
眉山市中医医院通过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与医院HIS相结合,实现了院内"内分泌科-非内分泌科"血糖管理无缝衔接。医院内分泌科组建了专业的管理团队,通过"虚拟病房"管理模式,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曲线,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快速、准确、规范的管理与治疗。
不过,该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例如,信息化血糖管理在工作衔接、绩效考核等多个管理环节上存在着较多不可预知的困难,依旧存在非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对血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和缺乏经验等问题;该模式对医院的信息技术平台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和准入工作不够完善等。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医院全面完善信息平台的搭建、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制定标准化流程和政策法规等工作,以促进跨学科协作,进而提高临床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本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与研究能力为出发点,选取临床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加以总结和研究分析,具备显著的学术价值、临床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期待通过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能够助力学科同仁不断探索,认同与接受先进的糖尿病诊疗模式,让学科交叉的触角伸得更远,促进糖尿病管理不断发展与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本文原文来自《中华糖尿病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