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 | 以方信源引用远多于巴方,西方媒体在巴以冲突中有无“颠倒黑白”?
评估 | 以方信源引用远多于巴方,西方媒体在巴以冲突中有无“颠倒黑白”?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以色列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军事行动。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月4日公布的数据,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224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5.7万人受伤。此轮巴以冲突事发突然,双方持续交火,对抗激烈程度空前,背后原因复杂。
国际社会对此次冲突强烈关注,但各国立场大相径庭。其中,美西方国家对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的袭击予以强烈谴责,中东各国则呼吁紧急停火,并认为以色列是局势恶化的主要责任方。那么不同的媒体在报道战争形势、表达媒体立场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又是如何展现这些差异的?
《核真录》本期“媒介质量报告”针对巴以冲突的议题,对四大欧美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内容质量评估分析。分析发现,各大媒体的报道存在以下特点:报道主题以商议、战斗、公开声明为主;新闻信源类型多样、平均引用信源9.8个;合作冲突呈现出口头合作与实质冲突的整体特征;情感倾向总体呈现消极等。
评估方法
(一)媒体对象的选择
本次媒介质量评估,核真录抽取了美联社CNN,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Reuters,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下面称电讯报)四家国际媒体进行评估。
(二)时间范围的确定
评估范围是2023年10月7日战争冲突开始到2023年11月4日期间,各媒体报道本次巴以冲突事件的所有媒体报道的文字稿件。
(三)内容数据库的使用
本次媒介质量评估的使用了GDELT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实时监测全球65种语言的新闻媒体(包含印刷物、广播和网络),每15分钟更新一次。通过抽样,我们一共分析了1176篇文章。
更详细的方法信息见文末。
评估维度及结果
报道主题:以商议、战斗、公开声明为主
评估各个媒体的不同报道主题分别占全部报道的比例
图1. 2023年10.7-11.4间四大媒体发表的关于巴以冲突文章的报道主题(来源:GDELT数据库)
在20个可以编码的主题中,本次“巴以冲突”的四个媒体主要集中于“商议”“战斗”“公开声明”三个领域。“商议”即各方之间就巴以冲突问题进行商讨;“战斗”即有关巴以冲突的军事冲突本身;“公开声明”即各方就巴以冲突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表达立场等。
图1显示,路透社、CNN、BBC都是“商议”类报道数量最多,分别占到23.6%、26.2%和22.7%。而电讯报的报道主题则是“战斗”类最多,占到该媒体总报道主题的18.2%,这三种报道主题之和皆占自身报道主题的半数。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Reuters、CNN、BBC关于“商议”的报道最多,均超过20%,“战斗”和“公开声明”主题次之,占比在10%以上。而电讯报对于“商议”主题的报道相对偏少,仅为16.4%,而对于“战斗”主题报道相对偏多,占比达到18.2%。
信源类型及数量:信源类型丰富、数量多主
统计不同媒体在报道时引用的信源数量和占比
四家媒体的信源类型都较为丰富。信源总数上,电讯报共319个信源,路透社共231个信源,CNN共436个信源,BBC共190个信源。
各个媒体都在一篇报道中引用多元渠道的信息,以保证报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中,CNN单篇报道使用的平均信源类型最多,达到了平均每篇5.59种信源类型,电讯报也达到了4.9种信源类型。
如果进一步看每篇报道的信源引用量,则电讯报和CNN每篇报道的平均信源引用量都大于了10个(见图2),分别为10.6和14.5个;路透社和BCC也有7.7和6.3个。可以看出,这四家媒体都尽量采用多种信源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图2.2023年10.7-11.4四大媒体的巴以冲突新闻的单篇报道平均信源类型数
图3. 2023年10.7-11.4四大媒体的巴以冲突新闻的信源类型数量占比
从不同的信源类别来看,四家媒体的信源引用体现出一些一致的趋势:
1、四家媒体都重视新闻当事人双方的一手信源(以色列、哈马斯、巴勒斯坦人及新闻当事人),对此类信源的引用都近甚至超五成。具体来说,电讯报:52.67%、路透社47.62%、CNN:49.77%、BBC:48.42%。而对于非官方的诸如其他媒体的信源、专家学者引用较少,反映出四家媒体在信源引用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较高。
2、四个媒体对于以色列政府信源的引用,都显著高于对哈马斯组织和巴勒斯坦政府的信源引用。CNN对以色列政府信源引用量是哈巴双方信源引用量的1.7倍,电讯报和BCC也有1.4倍。
3、四个媒体对官方媒体的利用程度高于社交媒体。信源引用数量对比分别为:电讯报 21:6,路透社 6:1,CNN 31:7,BBC 26:7。可以看出,对社交媒体这类准确性和真实性、可能未经核实的信息引用少,更加倾向于官方政府与组织消息。
在不同信源类型中四个媒体的数量差异也值得注意。
1、CNN相对其他三个媒体更多引用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信源(占比7.34%),与此相对路透社对其他国家政府或组织的信源引用更多,达到总引用量的近三成(29%)。
2、BBC对非参战方媒体信源的引用量(11.58%)高于其他三个媒体,具体来说电讯报 5.02%、路透社 0.87%、CNN 5.5%
图4. 2023年10.7-11.4间四大媒体的巴以冲突新闻的信源透明度
信源透明度也是评估媒体信源质量的一大维度。完全透明指的是具体到个人的信源,不透明信源指的是无引用凭据的信源(如据说、据报道等),部分透明信源则介于两者之间(如以色列国防军、军方)。
由图4总体来看,四家媒体的整体透明度表现差距不大,完全透明的信源占比都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路透社 103个,电讯报 135个,CNN 183个,BBC则为80个)。除路透社,完全不透明的信源总数少。由此可知,公开透明的消息能是专业媒体的主要信源,也是传播准确信息的基石。
合作冲突:
呈现出口头合作与实质冲突的整体特征
评估各个媒体报道的对象双方之间产生了合作还是冲突的占比情况。
图5. 2023年10.7-11.4间四大媒体的巴以冲突新闻的合作冲突占比
四家媒体在报道中的“合作”占比均在五成以上,均略高于“冲突”占比。CNN“合作”占比高达66.4%。有意思的是,“合作”中“口头合作”远远大于“实质合作”,“冲突”中“实质冲突”则高于“口头冲突”,呈现出“口头合作”和“实质冲突”的整体特征。
此外,受到政治立场影响,左派、中立、右派媒体之间在合作与冲突的报道量上产生了差异。作为左派媒体,CNN“合作”占比高达66.4%。而右派媒体BBC和电讯报对于“冲突”的报道更多。路透社作为中立媒体则介于两者之间,呈现出了左派媒体侧重报道“合作”、右派媒体侧重报道“冲突”的现象。
情感倾向:总体消极
评估各个媒体报道事件的情感倾向是积极还是消极。
图6. 2023年10.7-11.4间四大媒体的巴以冲突新闻的情感倾向
情感取向的分数范围在-10和+10之间,0表示中立。由图6可知,四家媒体有关巴以冲突的报道总体偏消极,平均值都在-5左右,四个媒体的平均情感倾向差距不大。报道整体情感数值偏低,与战争持续恶化,各方矛盾尖锐,冲突不断升级的现实背景相对应。
具体来看,路透社最高情感倾向为四家媒体中最大,为3.49,对比电讯报报道的情感倾向最高值仅为-0.16,总体上报道缺乏积极性的内容报道。在平均情感值上CNN值最高的,达到了-4.34,与之相反的BBC其平均情感值与最低值都是四家最低,分别为-5.17和-15.56,表明CNN总体上会相对中立正向的去报道战争相关的现象。
在情感跨度(也可称情感极化)的角度,路透社和BBC的情感范围跨度较大,跨度范围分别达到16.18和17.53。而电讯报和CNN的情感范围跨度则较小,跨度范围分别达到8.82和10.36。
同样,受到政治立场影响,左派、中立、右派媒体之间在情感倾向上也产生了差异。作为左派媒体,CNN情感平均值最大,情感倾向更为积极。而右派媒体BBC和每日电讯报则在情感倾向上更为消极。路透社作为中立媒体则介于两者之间,情感最大值最高,最小值也较低。总体显现出左派媒体更积极、右派媒体更消极的态势。当然,整体四个媒体之间的平均情感差别不大。
总结
在新闻信息来源的选择上存在明显不平衡,以色列方面的引述次数是巴勒斯坦方面的三倍。这种偏差可能导致报道存在潜在偏见,更偏向于以色列的观点。
报道主题主要聚焦于谈判、战斗和公开声明,然而,对官方和冲突各方来源的过度依赖(每家被分析的媒体机构超过50%)显示出对权威来源的偏好,而非独立或第三方观点。
对多种来源类型的引用整体上呈现较高的透明度,明显偏向政府和组织来源。这表明媒体在选择和报道新闻时具备审慎性,谨慎处理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情感基调普遍偏向消极,更强调“口头合作”而非“实质合作”,并更加关注“实质冲突”而非“口头冲突”,进一步展现了媒体在冲突情境下的复杂呈现。
此外,根据媒体机构的不同政治立场,报道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存在“政治倾向”。左倾媒体更注重合作的报道,而右倾和中立媒体则提供更加平衡的冲突和合作视角。
总体而言,本次评估的四家媒体均表现出“专业”,然而在如此复杂多元的“冲突”事件报道中,难免存在潜在偏见和局限性。
方法论
媒体选择
本报告选择包括左右中三个不同立场的媒体,以涵盖不同面向的报道。我们重点参考了Media Bias/Fact Check网站信息。Media Bias/Fact Check[2]是2015年设立的美国网站,它为新闻媒体的事实准确性和政治偏见打分,得分的两端分别为左派(通常指支持社会平等、反对阶级统治,倾向于推动社会变革)和右派(一般被认为是保守的,更倾向于维护现状和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希望保持现有体制)。
据该网站评估结果显示路透社立场中立,BBC和每日电讯报属于右派,CNN属于左派。
数据库使用
GDELT数据库包含多种数据集,包括“事件库(Event Database)”和“全球知识图(Global Knowledge Graph, GKG)”。这两个数据集提取了新闻中的两个参与国、发生事件以及事件类型等信息。通过机器分析,GDELT数据库能够提取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地点、组织、事件和情感倾向等关键信息。
(一)、媒体选择
本报告选择包括左右中三个不同立场的媒体,以涵盖不同面向的报道。我们重点参考了Media Bias/Fact Check网站信息。Media Bias/Fact Check[2]是2015年设立的美国网站,它为新闻媒体的事实准确性和政治偏见打分,得分的两端分别为左派(通常指支持社会平等、反对阶级统治,倾向于推动社会变革)和右派(一般被认为是保守的,更倾向于维护现状和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希望保持现有体制)。
据该网站评估结果显示路透社立场中立,BBC和每日电讯报属于右派,CNN属于左派。
(二)、数据库使用
GDELT数据库包含多种数据集,包括“事件库(Event Database)”和“全球知识图(Global Knowledge Graph, GKG)”。这两个数据集提取了新闻中的两个参与国、发生事件以及事件类型等信息。通过机器分析,GDELT数据库能够提取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地点、组织、事件和情感倾向等关键信息。
1、分析文章来源
本报告在上述两个数据集中筛选,爬取10月7日到11月3日全球的相关新闻报道,随后选取SOURCEURL(报道链接)、ActorGeo_FulName(报道双方国家名)和ActorCountryCode(报道双方代码)四个主题关键词筛选出上述四个媒体发布的巴以冲突相关新闻链接。
同时在调查时间范围内,我们每天对每个媒体机构抽样一个报道,其中加沙医院被轰炸的10月13号和通讯中断的10月28号抽样两篇报道(CNN选取10月29日)。
2、内容抽样
本报告分别在路透社、BBC、每日电讯报、CNN四家媒体官方新闻网站中以“Israel-Hamas War”为关键词,使用GDELT数据库搜索相关报道,并选取文字新闻稿件进行评估,抽样文章数量选择这个时间段内的所有新闻报道。
(三)、数据库及人工编码维度
1、数据库字段含义
(1)情感倾向(AvgTone):
此字段代表文本的平均情感。它的分数范围从-100(极负)到+100(极正)。通常范围在-10和+10之间,0表示中性。这可以用作筛选事件“背景”的方法,用作衡量事件重要性,并用作测量该事件“影响”的间接方法。例如,平均语调略为负的骚乱事件可能是轻微事件,而如果平均语调极为负,则表明发生的事件要严重得多。分数为正的暴乱可能意味着在更积极的叙述中描述的非常轻微的事件。
(2)报道主题(EventCode):
此字段通过“冲突与调解事件观察活动和演员代码手册”(缩写为“CAMEO”)描述了事件参与者1对参与者2的行为。CAMEO包含一组编码属性指示参与者的地理、阶级、民族和宗教信仰和他的角色信息,如政治精英、军官、反对派等。
(3)合作冲突(QuadClass)
CAMEO码有四类主要分类,分别是言语合作、物质合作、言语冲突和物质冲突。此字段指定事件类型的主要分类,允许在最高聚合级别进行分析。该字段中的数字代码映射到四元类,如下所示:1=口头合作,2=实质性合作,3=口头冲突,4=实质性冲突。
2、人工编码及过程
(1)信源
我们总共区分并确立了13种信源类型。比如我们区分了战争方信源、新闻当事人、国际组织等
(2)信源透明度
完全未提及来源的为完全不透明,例如据称、据说;具体到信源个体或源头的为完全透明,例如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表示;其余为部分透明的信源。
(3)人工编码过程
核真录成员在正式编码之前,对全部类目的操作化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其中4位编码员以分层抽样法抽取了20篇报道,各自独立编码,再进行信度检验。在三轮预编码后,所有类目的信度系数均达到标准(Krippendorff's alpha > 0.8),可作进一步分析。
引用部分
[1] 《巴以冲突激化 和平前景渺茫》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1日 16版)
[2] Media Bias/Fact Check ( MBFC )美国事实核查网站:https://mediabiasfactcheck.com/
本文内容首发于《核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