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申报副高,“参与”市级以上课题要求前3位,包括主持人吗?
教师申报副高,“参与”市级以上课题要求前3位,包括主持人吗?
本文讨论的是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关于课题参与排名的具体要求。需要提醒的是,职称评审的标准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请读者根据最新的官方文件确认相关要求。
有教师询问,他参与了一项课题研究,从主持人开始排列第4位,不带主持人列第3位,是否符合副高要求的“6选1”文件规定。
在2023版《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中,申报副高“6选1”条件关于课题的要求是“主持县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并通过结项鉴定,或参与(前3位)市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并通过结项鉴定;”
从2023年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主持人自不必说,市级以上“参与(前3位)标准”,是从主持人开始算起——按照这个标准,前面教师说的从主持人开始自己列第4位,那就不符合要求了。
有老师质疑:“你不是说是‘参与前3位吗’,为什么要从主持人开始算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主持人是否独立于课题之外?是否参与课题研究?”如果主持人不独立于课题之外,并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那么从主持人开始算,就是完全合理的。
课题研究中,主持人不仅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员,更是核心成员。因此,无论是从“字面”理解,还是尊重研究客观实际,课题研究成员顺序,从主持人开始,都应该合实、合理的。
此外,教师在职称申报平台填报课题时,都会要填写一个位次,填写格式为“m/N”——N指课题组全体成员,m指个人所处位次,主持人填写1/N,其他成员依次排序。
如果说参与研究成员单列顺序的话,主持人就该填写0/N,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教师急于申报副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就是事实,规定就是规定,总要有一个界线。那么,如此情况下,课题“前3位”之后的成员,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呢?
非也,教师申报副高,课题“前三位”只是“6选1”条件之一,是说具备了这个条件就有资格申报副高,但不具备这个条件,具备其他5个条件之一,也一样有资格申报。
如果具备了其他条件,有资格申报,参与课题研究第几位就都有了意义,同等情况下,一定是参与课题研究者优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