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子女什么时候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子女什么时候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3491861.aspx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始于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之时。具体来说,有以下相关要点:

从年龄角度看,通常当父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如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女干部)或50周岁(女工人),一般可认为其劳动能力有所下降。若此时父母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面临困难,子女就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但年龄并非唯一标准。若父母因疾病、残疾等原因,提前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资以维持正常生活,即便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子女也需承担赡养责任。

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多方面。经济供养方面,子女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父母实际需求,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生活照料上,要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精神慰藉方面,要常陪伴、关心父母的心理需求。总之,当父母出现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情形,子女的赡养义务便产生。

赡养义务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履行

一般而言,在以下几种特定情况下,赡养义务可能不被履行:

(一)子女无赡养能力。例如,子女本身是重度残疾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自身生存都面临困难,客观上无法对父母提供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等赡养义务。

(二)父母存在严重过错。若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的虐待、遗弃、伤害等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在此情况下,子女可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过,这种过错行为需要有明确的事实和法律认定。

(三)存在合法的收养关系变更。如果子女被他人合法收养,与亲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那么该子女对亲生父母不再负有赡养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认定是严格且需有充分依据的,不能随意主张免除。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断绝父母关系后,还需要赡养吗

在法律层面,断绝父母关系的行为通常是不被认可且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即使声称断绝了关系,子女仍需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从法律规定来看,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种义务基于血缘关系等自然事实而产生,不会因所谓的“断绝关系”声明而消失。

父母对子女有生育、抚养、教育等付出,当父母年老体弱、缺乏生活能力时,子女有责任在经济上提供必要的供养,生活上给予照料和精神上给予慰藉。

具体而言,子女应保障父母基本的生活需求,包括提供食物、住所、医疗费用等。若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父母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履行赡养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强制子女承担相应的赡养义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